[发明专利]排气管防爆阀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2133.3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叶小龙;戴秋瑾;毛平安;曾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2B7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李泽中,朱飞叶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管 防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气体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气管防爆阀。
背景技术
船用气体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爆震现象,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在排气管增加防爆阀,确保发动机产生爆震时,防爆阀打开,将发动机进行泄压,保证气体发动机运行安全。而现有的排气管防爆阀采用膜片式防爆阀,其工作原理是膜片在温度达到600℃或者压力达到0.35MPa时破裂,将气体发动机内部压气卸掉,保证安全。
膜片式防爆阀由于其防爆原理及材料原因,存在着容易破裂、安装及后期维护麻烦等问题。即:现有的膜片式防爆阀,其原理是膜片在温度达到600℃或者压力达到0.35MPa时破裂,将气体发动机内部压气卸掉,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膜片不可修复性,一旦破裂必须更换防爆膜片,防爆阀无法反复使用;
2.价格昂贵,防爆膜片由于材料要求严格,导致膜片价格高,购买困难,后期维护保养成本高;
3.安装条件严格,焊工在安装排气管道时容易掉焊渣在膜片上,造成受热不均匀,膜片容易破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排气管防爆阀,该排气管防爆阀能够反复使用性,安装简单,后期使用维护成本低,使用效率高,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管防爆阀,包括:防爆阀体;阀盖,其一端通过阀盖螺栓固定在所述防爆阀体的一端,所述阀盖的另一端通过出气接管螺栓与出气接管的端口法兰连接;以及阀座,其一端通过阀座螺栓固定在所述防爆阀体的另一端,所述阀座的另一端通过排气接管螺栓与排气接管的端口法兰连接;所述阀座的中部开设有排气入口,所述双头螺柱通过螺纹连接到阀座上,用来固定压缩弹簧和安装螺母,所述阀片在压缩弹簧的压力下,与阀座的排气入口的凸台面贴紧。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双头螺柱为呈矩形布设的四根。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压缩弹簧采用60si2mna材料。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阀盖垫片、出气接管垫片、阀座垫片和排气接管垫片均为石棉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排气管防爆阀能循环反复使用,相对于膜片式的不可修复性,节约很大一部分成本。
2、该排气管防爆阀采用阀片式防爆,不会因为焊渣影响其性能,降低安装的难度。
3、该排气管防爆阀采用的零件及材料通用性高,客户容易找到更换件,方便客户在后期的维修服务保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排气管防爆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排气管防爆阀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排气管防爆阀的具体包括:阀盖4、防爆阀体6、阀座8、螺母11、双头螺柱12、压缩弹簧13和阀片14。其中,阀盖4和阀座8分别设置在防爆阀体6的两端,阀盖4与出气接管1连通,阀座8与排气接管10连通,阀片14通过螺母11、双头螺柱12及压缩弹簧13压住,贴紧在阀座8的凸台面上,船用气体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爆震现象,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在排气管增加排气管防爆阀,确保发动机产生爆震时,压气在达到规定值时防爆阀打开,将发动机进行泄压,保证气体发动机运行安全。该排气管防爆阀采用阀片式防爆,能循环反复使用,相对于膜片式的不可修复性,节约很大一部分成本。且不会因为焊渣影响其性能,降低安装的难度。该排气管防爆阀采用的零件及材料通用性高,客户容易找到更换件,方便客户在后期的维修服务保养。
具体来讲,防爆阀体6为中空结构,用于固定阀盖4和阀座8,并容纳螺母11、双头螺柱12、压缩弹簧13和阀片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2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切废料的吹塑模具
- 下一篇:吸塑膜上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