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吸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2629.0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肖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卫平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吸能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吸能器,包括受力盘、推杆、固定件、真空气囊以及活塞,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受力盘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塞上;所述真空气囊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与活塞之间,且所述真空气囊、固定件以及活塞三者之间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本发明结构布置合理,在碰撞过程中能将汽车的动能转移到空气中去,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以及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能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吸能器。
背景技术
吸能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需要不对周围物体造成损害的管理过量的能量的场合。比如在汽车工业中,这种吸能系统被称为吸能器,并且应用在轿车防撞设备等应用场合中。
通常,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主要通过设置在防撞设备上的吸能器以及通过车体结构变形、发动机等来吸收动能。然而,车辆碰撞产生的能量全部都要靠车体结构来吸收,一旦碰撞的能量不能被车体结构完全吸收,剩余的动能将会传递至车内,从而危及到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现有的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体要全部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而不能传递到空气中去,剩余的碰撞动能将会危及到车内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吸能器,其结构布置合理,在碰撞过程中能将汽车的动能转移到空气中去,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以及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吸能器,包括受力盘、推杆、固定件、真空气囊以及活塞,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受力盘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塞上;所述真空气囊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与活塞之间,且所述真空气囊、固定件以及活塞三者之间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由此,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吸能器,采用新型的吸能设计结构,使其在碰撞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碰撞时汽车的动能将在真空气囊展开时被吸收,当真空气囊展开到极限位置时破裂,其吸收的动能将被转移到空气中,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并解决了现有的车辆碰撞产生的能量全部都要靠车体吸收的技术问题。另外,本发明的空气吸能器结构简单,且安装便捷、通用性强,能广泛应用在各种汽车的前端或后端的碰撞位置上,具有很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上设有通孔,所述推杆穿过该通孔固定在所述活塞上。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推杆更好地将推力传递给活塞。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与固定件的连接部位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用于保证推杆与固定件之间的密封性。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保证推杆在推动的过程中保证推杆与固定件之间的密封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提高密封圈的稳定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螺丝孔,且该螺丝孔上设有一泄气螺栓。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安装该装置时能够排泄空气,使得真空气囊能够折叠在固定件与活塞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气囊为折叠气囊或可伸缩气囊。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真空气囊能够在受力的情况下吸能展开。
进一步地,所述受力盘、固定件以及活塞均为圆盘状结构。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该装置的受力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气吸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真空气囊的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真空气囊的破裂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卫平,未经肖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2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自动消静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的新结构前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