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体感控制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3674.8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6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6 | 分类号: | F24F11/56;F24F11/64;F24F120/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云飞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体 空调 加速度传感器 操作信号 空调控制 体感控制 空调控制指令 预定时间间隔 采集 采集时间点 操作期间 操作完成 传统空调 手臂运动 体感操控 检测 | ||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空调处于体感操控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加速度传感器以预定时间间隔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信号;
根据所述用户体感操作信号判断用户体感操作是否完成;
若用户体感操作完成,则根据加速度传感器在用户体感操作期间所有采集时间点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信号,确定用户体感操作对应的空调控制指令;
将所述空调控制指令发送给空调,控制空调进行相应操作;
其中,所述根据加速度传感器在用户体感操作期间所有采集时间点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信号,确定用户体感操作对应的空调控制指令包括:
根据每一采集时间点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信号确定所述采集时间对应的三维矢量加速度值;
根据所有采集时间点对应的三维矢量加速度值确定用户体感操作期间包含的动作次数以及每一动作的加速度矢量值;
根据动作次数以及每一动作的加速度矢量值确定对应的空调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体感操作信号判断用户体感操作是否完成包括:
判断加速度传感器在连续N个采集时间点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在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值是否均为0,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若连续N个采集时间点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在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值均为0,则判定用户体感操作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体感操作是否完成还包括:
若连续N个采集时间点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在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值均为0,则判断用户体感操作信号的数量是否大于M,其中,M为大于N的自然数;
若用户体感操作信号的数量不大于M,则判定用户体感操作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体感操作信号为加速度传感器以预定时间间隔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在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采集时间点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信号确定所述采集时间对应的三维矢量加速度值包括:
判断加速度传感器在每一采集时间点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在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值是否大于预定阈值;
若加速度传感器在一个采集时间点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在三个方向中一个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等于预定阈值,则将所述采集时间点采集的三维矢量加速度值中所述方向的分量设置为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空调处于非体感操控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加速度值;
将加速度传感器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值的平均值作为预定阈值。
7.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控信号接收模块(21),用于在空调处于体感操控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加速度传感器以预定时间间隔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信号;
操作完成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体感操作信号判断用户体感操作是否完成;
控制指令确定模块(23),用于在操作完成确定模块(22)判定用户体感操作完成的情况下,根据加速度传感器在用户体感操作期间所有采集时间点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信号,确定用户体感操作对应的空调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下发模块(24),用于将所述空调控制指令发送给空调,控制空调进行相应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模块(23)包括:
加速度值确定单元(231),用于根据每一采集时间点采集的用户体感操作信号确定所述采集时间对应的三维矢量加速度值;
操作次数确定单元(232),用于根据所有采集时间点对应的三维矢量加速度值确定用户体感操作期间包含的动作次数以及每一动作的加速度矢量值;
控制指令确定单元(233),用于根据动作次数以及每一动作的加速度矢量值确定对应的空调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36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