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创器械下抗胃食道反流术练习用模型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3826.4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6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知非;汤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械 下抗胃 食道 反流术练 习用 模型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创器械下抗胃食道反流术练习用模型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胃食道抗反流手术治疗(胃底折叠)是胃食道反流患者在内科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作前提下可选的创伤小、恢复快的不同术类治疗办法,患者治疗后第二天喝水、隔天可以流食,在最短时间内出院,是目前创伤小疗效显著的治疗办法。
以前大多的医学模型和3D打印器官是硬质的,多用于教学和术前手术规划,也没有胃食道相关具体模型,真正手术做得好与不好,或者让手术做得更好,还是需要有实际的操作模型来操作,不能是硬质的。尤其是相对复杂、有挑战性的手术更需要术前大量的训练,因为手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术后愈后的效果。对任何一个医生来说掌握新技术是有学习曲线的,只有医生训练的次数够多,且训练环境更加接近真实环境,医生才能给患者带来最佳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手感更加真实的微创器械下抗胃食道反流术练习用模型,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该模型的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微创器械下抗胃食道反流术练习用模型,包括采用3D打印技术遵照实际形态及质地制作出的食道模型、膈肌模型、胃模型、脾脏模型以及底板和膈肌架,两个膈肌架分别固定在底板的两侧,所述膈肌模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膈肌架上,所述食道模型贯穿膈肌模型,所述胃模型与食道模型连接,并且胃模型与脾脏模型并排放置在底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两侧中部设有缺口,所述膈肌架包括卡板、支撑柱和底板片,所述底板片垂直固定在支撑柱的一端,所述卡板位于底板片的上端且与支撑柱垂直固定,所述支撑柱插入缺口内,且卡板与底板片分别夹住底板的上下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上端还设有用来放置食道模型的食道托,所述食道托包括弧形托板条和U型固定块,所述弧形托板条固定在U型固定块的一侧壁上,所述U型固定块卡接在底板的一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上还固定有用来放置胃模型与脾脏模型的弧形托板块,所述膈肌模型上设有供食道模型穿过的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食道模型与胃模型一体打印成型,且食道模型采用橡胶材质,膈肌模型采用水凝胶材质,胃模型采用硅橡胶材质,脾脏模型采用塑料材质。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如上述的微创器械下抗胃食道反流术练习用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医学影像处理,分离解析食道、胃、脾脏、膈肌四个器官,用计算机软件分别建立不同器官基础解剖模型;
b).依据食道、胃、脾脏、膈肌四个器官器官柔韧性,使用柔性材料,高度模仿不同质地、颜色、密度等物理特性,将食道模型、胃模型、脾脏模型、膈肌模型逐个打印出来;
c)依据器官在人体腹腔内立体位置制作能准确固定放置各器官的底板、食道托和膈肌架;
d)将步骤c)中的部件相互组装成支撑体,然后根据器官在人体腹腔内立体位置将步骤b)中打印出来的食道模型、膈肌模型、胃模型和脾脏模型组装到支撑体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中食道模型与胃模型一体打印成型,且在打印时利用打印机双喷头同时打印,第一喷头使用PLA材质打印中空内支撑物,第二喷头自下而上打印胃模型和食道模型,待打印结束后将第一喷头打印的PLA材质的中空内支撑物拆除掉。
作为优选方案:第二喷头自下而上打印胃模型和食道模型时,先使用硅橡胶材质,打至胃模型的胃贲门顶端时打印机喷头内更换橡胶材质将食道模型打印完毕,使胃模型与食道模型连贯一体性又兼具与人体器官真实软硬度高度相似。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中整个打印过程采用全封闭工作状态,室温控制在24-25度,湿度为15%-16%,且打印膈肌模型、食道模型、胃模型、脾脏模型时分别将打印机喷头加热温度控制在220度、180度、200度和160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空内支撑物的PLA材质包括聚乳酸、高抗冲性聚苯乙烯、聚乳酸、金属、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科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3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容推荐方法
- 下一篇:经反射光匹配和表面动力模型优化蚀刻轮廓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