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琴调节阻尼消噪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3905.5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8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陆俊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俊豪 |
主分类号: | G10D1/02 | 分类号: | G10D1/02;G10D1/00;G10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冠智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琴 调节 阻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提琴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琴调节阻尼消噪的方法。
背景技术
提琴是古典音乐的基本演奏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提琴音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演奏的效果,现有的提琴制作工艺一般是通过对面板、背板等振动发音的零部件进行改进来使提琴获得更好的音质,而忽视了对支撑发音零部件的基座的研究,长期以来均无人对基座进行改造以获得更好的发音效果,制约了对提琴音质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年代久远的优质古提琴,因其表层木质自然腐化,使高频噪音得以抑制衰减,从而具有很好的音质,而新制作的提琴一般都会存在高频噪音的问题,这也是现代制琴技术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琴调节阻尼消噪的方法,包括在提琴的琴尾木上或尾塞上涂覆纳米涂料。
提琴的面板、背板和边板围成的琴箱腔内设有六块端角木,分别位于琴身的琴颈部、底部以及上下左右4个琴角部。琴尾木是位于提琴底部的端角木,是整个提琴发声的基座,其稳定性影响提琴发音的稳定性和清晰度,从而影响琴声的整体效果。琴尾木上设有贯穿琴尾木的尾塞孔,边板与尾塞孔远离琴箱腔的一侧对应的位置也设有开孔,尾塞从边板的开孔处塞入尾塞孔内。在琴尾木上或塞在琴尾木中的尾塞上涂覆具有良好阻尼性能的纳米涂料,可以提高琴尾木的阻尼性能,使其在发音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从而使提琴的琴声更优美动听。
本发明中的提琴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
本发明中所用纳米涂料可采用市场上常见的由纳米材料制备的油墨或其他品种的涂料,如广东省东莞常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J-242绝缘散热纳米油墨或TJ-290绝缘散热纳米油墨。纳米涂料由纳米尺寸的组分制备而成,具备良好的阻尼性能。
本发明中的涂覆可以采用喷涂、浸涂、涂刷等常见涂覆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涂料涂覆在所述琴尾木邻近提琴琴头一侧的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涂料涂覆在所述尾塞的与所述琴尾木的接触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涂覆的具体工艺包括:将纳米涂料均匀涂覆一层,然后在140-160℃的热风下干燥25-40min。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涂料的涂覆厚度为0.1-0.2mm。纳米涂料的涂覆厚度会影响琴尾木的发音效果,涂覆厚度过大会导致不易干燥,并且对改善提琴的琴声无明显好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纳米涂料涂覆在提琴的琴尾木或尾塞上,使琴尾木具备良好的调节阻尼、降噪的效果,为面板、背板等发音零部件提供稳固的基座,使提琴的发音更清晰、灵敏、强劲有力,琴声更稳定、纯净、优美。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提琴琴尾木处的结构;
图2示意性示出了尾塞的结构;
其中:1琴尾木,2尾塞孔,3边板,4背板,5尾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一种提琴调节阻尼消噪的方法,包括:在琴尾木1邻近琴头一侧的侧面上涂覆0.2mm厚的纳米涂料,然后在150℃的热风下干燥 30min。
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分别对三把新的练习小提琴和一把欧美老提琴进行处理,对比同一把提琴在处理前后的琴声,提琴经过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处理后琴声更稳定、更清晰,表达力更强。
实施例2
一种提琴调节阻尼消噪的方法,包括:在琴尾木1的侧面上涂覆0.1mm厚的纳米涂料,然后在140℃的热风下干燥40min。
采用实施例2提供的方法分别对两把新的大提琴进行处理,对比大提琴在处理前后的琴声,大提琴经过实施例2提供的方法处理后发音更强劲有力,音色更浑厚丰满。
实施例3
一种提琴调节阻尼消噪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尾塞5的与所述琴尾木1的接触面上涂覆0.15mm厚的纳米涂料,然后在160℃的热风下干燥25min。
琴尾木1上设有贯穿琴尾木1的尾塞孔2,尾塞5穿过边板3 上的开孔塞入尾塞孔2内,因此仅对尾塞5进行涂覆纳米涂料的操作,不需要拆除面板或背板4,只需把尾塞5取下,在尾塞5上涂覆纳米涂料,纳米涂料干燥后再装回尾塞孔2内,操作更简单方便,操作难度也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俊豪,未经陆俊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3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动生成鬼畜类歌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