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气辅助制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4252.2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5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代永刚;程剑峰;曹慧颖;张新宇;肖海云;王先瑞;解小超;韩晓峰;岳伟;李杰;黄伟;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06 | 分类号: | F02D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辅助 制动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辅助制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器、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排气辅助制动阀门,所述排气辅助制动阀门设于发动机排气管内,请求开关与发动机分别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请求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且所述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满足既定条件时,控制所述排气辅助制动阀门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发动机排气管内增加排气辅助制动阀门,车辆制动时,通过闭合排气辅助制动阀门,增大发动机的反拖阻力,以对车辆进行制动,配合行车制动控制车速在合理区间,从而保证车辆平稳安全运行,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布置方便,利于在变型产品上扩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排气辅助制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重型汽车由于自重大,制动惯性大,在长下坡路段行驶时,需要深踩行车制动,控制车辆在安全车速运行。但持续长时间使用行车制动,会使行车制动过热失效,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柴油机重型车会增加辅助制动装置,在长下坡路段行驶时,与行车制动一并工作,控制车辆在安全车速运行,同时减缓行车制动压力。
有的汽油机重型汽车会增加一套辅助制动装置,在长下坡路段行驶时,与行车制动一并工作,控制车辆在安全车速运行,同时减缓行车制动压力,其中普遍的实施方式为:在变速箱输出轴附近加装有缓速制动器,在接收到驾驶员辅助制动请求后,辅助制动装置将缓速制动器加载在变速箱输出轴上,通过增大驱动负载,控制车速,同时在缓速制动器上增加水冷装置对其进行冷却,防止缓速制动器过热失效。
应用该辅助制动装置一方面需更改发动机冷却和传动系统,在变型产品上对发动机改动过大,不利于扩展应用,另一方面该辅助制动装置管路多,不利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辅助制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发动排气管增加排气辅助制动阀门,发动机运行状态满足进入排气辅助制动条件时,通过关闭排气辅助制动阀门,增大发动机的反拖阻力,以对车辆进行制动,配合行车制动控制车速在合理区间,从而保证车辆平稳安全运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辅助制动装置,包括控制器、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排气辅助制动阀门,所述排气辅助制动阀门设于发动机排气管内,电子节气门、请求开关与发动机分别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到所述请求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且所述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满足既定条件时,控制所述排气辅助制动阀门关闭,并通过控制所述发动机的电子节气门阀体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内压力,进而控制排气制动的压力。
如上所述的排气辅助制动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排气辅助制动阀门为电磁阀,所述排气辅助制动阀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设有继电器,所述排气辅助制动阀门通过所述继电器开启或者关闭。
如上所述的排气辅助制动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排气辅助制动阀门为蝶阀,所述排气辅助制动阀门的阀座与发动机排气管间设有通气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排气辅助制动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检测所述请求开关的状态和所述发动机的状态;
步骤S2:若所述请求开关的状态为闭合状态,所述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满足既定条件时,控制所述排气辅助制动阀门关闭,并通过控制所述发动机的电子节气门阀体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内压力,进而控制排气制动的压力。
如上所述的排气辅助制动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3:若所述请求开关的状态由闭合状态变更为开启状态或者发动机的运行状态不满足既定条件时,控制所述排气辅助制动阀门开启。
如上所述的排气辅助制动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S2中的所述既定条件需同时满足以下全部要求:无排气制动相关故障且发动机运行时间超过标定阀值;制动踏板被踩下且传动链处于结合状态;水温低于安全阀值上限;发动机转速在标定阀值上下限内;发动机进入减速断油时间超过标定阀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4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