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混纺纱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4585.5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刘学军;张留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祥升纱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13 | 分类号: | D06M11/13;D06M13/00;D06M13/192;D06M13/332;D06M13/352;D06M13/432;D06M15/01;D06M15/263;D06M15/53;D06M101/04;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混纺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混纺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档、纯天然、个性化、差异化 的纺织品消费,已成为一种习惯和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层出不穷,材质结构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线等生活领域。
众所周知,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仅人体上半身的皮肤上每平方米就有 50-5000 个微生物,其中有些是对人体有益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也有许多微生物是有损于人体健康的,他们可以生存于人们日常使用的织物纱线中,湿的环境中,这些微生物以人体分泌的汗液、油 脂、皮屑或织物本身的分解物质作为营养品迅速繁殖,形成大量有害的细菌,它们能催化代谢产物分解出各种低级脂肪酸和胺类等有臭味的挥发性化合物,加上细菌本身的分泌物和其死骸腐烂的气味,释放出令人恶心的臭味,更为严重的是它们还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异常的刺激,诱发各种皮肤疾病,甚至能够传播各种疾病如性病、皮肤病等,影响健康。
除此之外,微生物的存在还会导致织物纤维大分子降解,使织物出现脆损、变色、霉变等现象,影响服装及装饰品的外观、色泽 ;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人们总是想方设法的杀死有害微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混纺纱,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菌混纺纱,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抗菌混纺纱包括抗菌层和抗菌混纺纱本体,所述抗菌混纺纱本体是由一股竹纤维、一股亚麻纤维以及一股粘胶纤维呈螺旋状交捻而成,所述的抗菌混纺纱本体每100根纤维中含有40根竹纤维 ,30根亚麻纤维 ,30根粘胶纤维;所述抗菌层是通过将抗菌混纺纱本体经过浸轧处理,在抗菌混纺纱本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1~2mm的抗菌层;所述浸轧处理的整理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2份、聚丙烯酸1 -2份、山梨酸2 -3份、氯化钠0.9-1.2份,二乙烯基三胺0.9-1.2份,黄柏提取液0.7-0.9份,山楂核提取液0.6-0.8份,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 0.9-1.2份,十亚甲基双胍二盐酸盐 0.4-0.6份和去离子水20-30份。
进一步地,所述整理液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的:
(1)在20-3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投入1-2重量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2重量份聚丙烯酸、 2-3重量份山梨酸、0 .9-1.2重量份氯化钠,搅拌均匀;
(2)再同时缓慢加入0 .9-1.2重量份二乙烯基三胺、0 .7-0.9重量份黄柏提取液、0 .6-0.8重量份山楂核提取液、0 .9-1.2重量份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和十亚甲基双胍二盐酸盐 0.4-0.6 份,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整理液。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抗菌混纺纱通过将竹纤维、亚麻纤维和粘胶纤维互补优化,并通过特殊配方的整理液浸轧处理形成抗菌层,以融合竹纤维的抗菌除臭、吸湿透气、柔软悬垂、凉爽舒适的特点,以及亚麻纤维抑菌抗菌、防紫外线的功能,使之发挥各自的特点,成纱结构得到优化,纱线质量更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抗菌混纺纱,该抗菌混纺纱包括抗菌层和抗菌混纺纱本体,抗菌混纺纱本体是由一股竹纤维、一股亚麻纤维以及一股粘胶纤维呈螺旋状交捻而成,且抗菌混纺纱本体每100根纤维中含有40根竹纤维 ,30根亚麻纤维 ,30根粘胶纤维;抗菌层是通过将抗菌混纺纱本体经过浸轧处理,在抗菌混纺纱本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1~2mm的抗菌层;所述浸轧处理的整理液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的:
(1)在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投入1重量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重量份聚丙烯酸、 2重量份山梨酸、0 .9重量份氯化钠,搅拌均匀;
(2)再同时缓慢加入0 .9重量份二乙烯基三胺、0 .7重量份黄柏提取液、0 .6重量份山楂核提取液、0 .9重量份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和十亚甲基双胍二盐酸盐 0.4 份,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整理液。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祥升纱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祥升纱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4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架总成柔性拼装夹具
- 下一篇:超小螺钉两模三冲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