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烤箱铰链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6901.2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郑鑫;范士聪;曹骥;茅忠群;诸永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6 | 分类号: | E05D3/06;E05F5/08;E05F3/2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邓青玲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烤箱 铰链 结构 | ||
本发明为一种烤箱铰链结构,包括主体及活动铰接安装在主体前端的铰链臂,能沿主体前后滑动的阻尼支架,阻尼支架的前端与铰链臂联接,阻尼支架的后端通过拉簧连接在主体上,铰链臂摆动开门时驱动阻尼支架沿主体前后滑动,并拉伸拉簧产生复位弹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主体内的阻尼器组件;设置在阻尼支架上的前限位部件和后限位部件,前限位部件和后限位部件分别设置在阻尼器组件两端。本发明通过在主体内设置前限位部件和后限位部件,从而只需要一个阻尼器组件便实现开门和关门时的双向阻尼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烤箱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随之不断提高,特别对饮食方面关注度非常高,在自己家做烘烤也越来越多了,现有烤箱的铰链结构,基本是依靠弹簧的拉力或者弹力,采用扭转牵拉的方式,当需要开门时,拉开烤箱门从而拉长或压缩弹簧,可实现烤箱门体的打开,当需要关闭炉门时,只需放开,炉门会由于弹簧的复位作用而关闭。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弹簧的复位具有一定的加速度,当炉门快关闭的时刻,具有最大的动势能,速度也较快,关门声音也比较大,而箱体长期经受这样的撞击的话容易损坏,一般的做法是在门框上加贴减震物,如海绵等,但此种做法的拉簧还是存在很大的势能,依然容易损坏。另一种做法是在铰链内部设置导轨和滚轮,相互配合以达到减速目的,但使用效果达不到理想。当打开炉门时,由于门板较为重,打开时会重重得砸下来,发出较大的噪声且容易损坏门板的连接部件。因此设计一款能够实现双向阻尼效果的烤箱铰链可较好满足烘焙时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双向阻尼效果的烤箱铰链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烤箱铰链结构,包括主体及活动铰接安装在主体前端的铰链臂,能沿主体前后滑动的阻尼支架,阻尼支架的前端与铰链臂联接,阻尼支架的后端通过拉簧连接在主体上,铰链臂摆动开门时驱动阻尼支架沿主体前后滑动,并拉伸拉簧产生复位弹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主体内的阻尼器组件;
设置在阻尼支架上的前限位部件和后限位部件,前限位部件和后限位部件分别设置在阻尼器组件两端,并且前限位部件和后限位部件在阻尼支架上的安装位置满足:
铰链臂与主体之间呈90度时,阻尼器组件的前端与前限位部件保持相抵,阻尼器组件的后端与后限位部件保持分离;
铰链臂与主体之间角度小于90+X度时,阻尼器组件的前端与前限位部件保持相抵,阻尼器组件的后端与后限位部件保持分离;其中X的取值为10度~30度。
铰链臂与主体之间呈90+X度时,阻尼器组件的前端与前限位部件开始分离,阻尼器组件的后端与后限位部件保持分离;其中X的取值为10度~30度;
铰链臂与主体之间呈90+Y度时,阻尼器组件的前端与前限位部件保持分离,阻尼器组件的后端与后限位部件开始接触,其中Y的取值为60度~80度;
铰链臂与主体之间角度大于90+Y度时,阻尼器组件的前端与前限位部件保持分离,阻尼器组件的后端与后限位部件保持接触;
为了便于铰链臂的转动,所述主体内设有联动支撑轴,所述铰链臂下端设有弧形或倾斜长条形的轴孔,所述联动支撑轴的前端通过滑动轴滑动连接在轴孔内,所述联动支撑轴的后端与阻尼支架的前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阻尼支架具有内部空腔,所述阻尼器组件活动设置在阻尼支架的内部空腔内。
进一步,所述阻尼支架呈U型结构,所述阻尼器组件活动设置在阻尼支架的U型腔内。
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主体固定的能套设在阻尼支架的U型腔外的限位卡扣;该限位卡扣可以很好的限定阻尼器组件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实现双向阻尼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6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