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式下肢整体控制步行纠正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7517.4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5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顾昭华;范亚蓓;沈滢;陈伟伽;龚晨;王盛;郭川;陆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高玲玲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下肢 整体 控制 步行 纠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足下垂、足内翻、膝过伸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可调式下肢整体控制步行纠正带。
背景技术
足下垂是神经系统损伤体征之一。患者坐位,两下肢自然悬垂,如见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伴有内、外翻,则为足下垂。中枢神经损伤后常见于中风偏瘫患者、脑外伤四肢瘫患者、脊髓损伤患者因足跖屈痉挛背屈外翻无力常伴有足内翻;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常见于坐骨神经麻痹和腓总神经麻痹:前者足趾既不能背屈,也不能跖屈;后者足趾可跖屈;另外本征还可见于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与下肢瘫痪等。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足内翻常表现为伴有小腿三头肌、胫后肌紧张的足下垂内翻和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同时紧张的足背屈内翻;一种发育性畸形导致的足内翻是在孩子一出生时就能发现的由于胫骨后肌痉挛引起的踝关节畸形,常见于脑瘫患儿。足内翻可以发生在单足或双足,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足的肌腱和韧带(后侧和深部的)发育出现故障,未能与足部其他的肌腱韧带的发育保持同步,其后果是这些肌腱和韧带将足的后内侧牵拉向下,导致足向下向内扭转,足部的各块骨头因此处于异常的位置上,足部内翻、僵硬,并且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
膝过伸是指患腿缺少屈膝动作,膝关节过伸展,即站立时膝关节伸会过度伸展,甚至于向后凸出,且身体重心后移。脑中风后的偏瘫患者当处于直立位时,膝关节角度出现负数(反张),即为膝过伸。开始走路时,多会出现“膝过伸”现象,这是一种代偿性改变,表现为患侧腿缺少屈膝动作,膝盖伸得过直。
现在能同时对足下垂、足内翻、膝过伸患者都能有效治疗的的设备还很缺乏,亟需进行研究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简单、易于操作并且能同时对足下垂、足内翻、膝过伸患者都能进行有效康复治疗的纠正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下肢整体控制步行纠正带,包括:鞋套环、连接绳、膝关节段连接绳环、髋关节段连接绳环、环腰段连接绳环、插件和与插件相配合的插座;整个纠正带呈Y型,其中所述鞋套环与连接绳的一端相连,连接绳的另一端依次分别连接左、右两组膝关节段连接绳环、髋关节段连接绳环、环腰段连接绳环,其中一个环腰段连接绳环连接插件,另一个环腰段连接绳环连接插座;所述鞋套环和连接绳之间设置有挂钩;所述鞋套环、连接绳、膝关节段连接绳环、髋关节段连接绳环、环腰段连接绳环采用弹性带制成,宽度为4.0~5.0cm。
进一步的,鞋套环的半周长为8~12cm。
进一步的,连接绳的半周长为16~22cm,连接绳被平均分割成三个相连的弹性带环。
进一步的,膝关节段连接绳环的半周长为18~22cm。
进一步的,髋关节段连接绳环的半周长为18~22cm。
进一步的,左侧环腰段连接绳环的半周长为20~30cm,右侧环腰段连接绳环的半周长为25~35cm。
进一步的,环腰段连接绳环被平均分割成三个同等大小的绳环,每个绳环的外表面中间设置有能够固定挂钩的钩环。
本申请的可调式下肢整体控制步行纠正带利用弹力带的弹性对足下垂、足内翻、膝过伸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纠正带整体采用双层弹性带制成,呈Y型,使用时,先将鞋套环套在患者患肢侧的脚上,不需要脱鞋,鞋套环和连接绳之间设置的挂钩可以挂在鞋上进行固定。之后将连接绳拉向小腿骨外侧,将左、右两组膝关节段连接绳环、髋关节段连接绳环、环腰段连接绳环分别在患肢小腿膝关节后、大腿内侧以及髋关节外侧交叉,最后在患肢对侧髋关节外侧用插件、插座进行连接即可完成对患者患肢的缠绕,患者在纠正带的弹力作用下进行行走训练。环腰段连接绳环上的挂环可以对整个纠正带的长度进行调节,通过独立的挂钩钩住两个挂环,对长度进行调节。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其他形式的缠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本发明结构新颖,使用便捷,有效地利用弹性带的作用对足下垂、足内翻、膝过伸患者进行步行功能纠正,促进髋屈伸,能够使偏瘫患者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行走,并且本发明造价低廉,有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可调式整体控制步行纠正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7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材管约束型钢混凝土连梁
- 下一篇:钢结构框架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