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雾霾面膜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7807.9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4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庄培民;冯中军;徐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千岛湖蓝色天使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94 | 分类号: | A61K8/9794;A61K8/9789;A61K8/9706;A61Q19/00;A61Q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715 浙江省杭州市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雾霾 面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在雾霾天气使用的面膜。
背景技术
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护理品,其中面膜尤其是受到广大女性朋友的青睐,在烦劳的工作和忙碌一天之后,皮肤也亟需营养和休息,面膜是最好最有效最快速的皮肤护理品,然而人们发现随着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越来越复杂,比如长期面对电脑、处于灰尘、雾霾长期笼罩的环境,雾霾天气空气中存在大量的PM2.5颗粒物和有害化学成分,PM2.5微小颗粒能够粘附在皮肤上,堵塞毛孔,造成皮肤“呼吸”困难颗,粒更细小的甚至能够通过毛孔进入体内如果皮肤表皮存在创伤会直接进入皮肤内层,对皮肤造成损害,即使每天使用面膜,也难以阻挡皮肤变得干燥、暗黄、出现斑点、皱纹增加、老化加快,这是严重的环境恶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面对此情况,更多人甚至采用面纱和面罩避免皮肤遭受恶劣雾霾天气的侵蚀,但这种方式难以时刻采用,平时工作和交往难免需要面对,因此采用物理器具遮盖隔离环境极为不便。
随着化妆品技术的发展,各个公司机构纷纷研发出各式各样的使皮肤能够抵抗雾霾环境的护肤产品,其中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添加隔离成分,但隔离成分大多是化学物质,虽然经常达到了隔离效果,但其复杂的化学成分对皮肤本身就是一种伤害,使用时间长了也会产生皮肤干燥、黯淡无光泽的后果,并且,隔离之后皮肤“呼吸”更加困难,不利于毒素的排出,有时也加剧了皮肤问题的出现,因此,如何解决雾霾天气中化妆品的使用一直是人们尤其是女性群众所期待的。
本发明针对雾霾天气对皮肤的伤害和侵蚀,研发了一种能够隔离皮肤与雾霾的同时能够为皮肤提供更多纯植物营养的抗雾霾面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含纯植物活性成分、具有抗雾霾皮肤护理剂、抗雾霾抗敏剂的抗雾霾面膜。具体实施方案为:一种抗雾霾面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水 70-90份
甘油 3-8份
丁二醇 2-4份
EDTA二钠 0.1-1份
尿囊素 0.1-0.5份
透明质酸钠 0.1-0.2份
甘草酸二钾 0.1-0.2份
黄原胶 0.1-0.5份
卡波姆 0.1-1份
生育酚乙酸酯 0.1-0.3份
甜菜碱 0.1-0.5份
胶原 0.1-1份
纯植物防雾霾调理剂 0.3-3份
纯植物防雾霾抗敏剂 0.2-2份
水性芦芭油 1-1.5份。
进一步的,纯植物抗雾霾调理剂按重量份包括:
秦椒果提取物 0.1-0.5份
朝鲜白头翁提取物 0.1-0.5份
须松萝提取物 0.05-0.1份
仙人掌提取物 0.1-0.5份。
进一步的,所述纯植物抗雾霾抗敏剂包括:
燕麦提取物 0.1-1份
红景天提取物 0.1-1份
金黄洋甘菊提取物,重量份为 0.05-0.1份。
进一步的,抗雾霾面膜还包括抗污藻 0.5-2份。。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抗雾霾面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甘油、丁二醇、生育酚乙酸酯、卡波姆、甜菜碱、胶原混合均匀,加热到60-80℃,搅拌均匀,得混合物I;
2)将将水、EDTA二钠、尿囊素、透明质酸钠、甘草酸二钾、纯植物防雾霾调理剂、纯植物防雾霾抗敏剂、抗污藻和水性芦芭油混合均匀,加热到60-80℃,得混合物II;
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II处于搅拌状态,慢慢将混合物I加入混合物II中,进行乳化搅拌1-2小时,同时室温冷却;
4)将步骤3)中乳化后的产品静置超过24小时,稳定后即得抗雾霾面膜。
进一步的,将混合物I加入混合物II的时间控制在10-30分钟。
进一步的,步骤1)和步骤2)的加热温度优选75℃。
本发明与现有的面膜比较,具有显著的效果,主要在于:
(1)采用纯植物提取的活性成分,避免了传统大量化学试剂的使用,避免化学试剂对皮肤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千岛湖蓝色天使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千岛湖蓝色天使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78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