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壳体及其底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7940.4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2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蒯振;杨乐;杨宇威;武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H01M50/244;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壳体 及其 底板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及其底板组件,包括:铝板;铝板包括:前边、后边和两个侧边,前边和侧边之间连接有前拐角边,侧边和后边之间连接有后拐角边,每个侧边包括:前段、后段和连接在前段和后段之间的拐角段;型材梁,型材梁为多个且固定在铝板上,多个型材梁分别为横向梁和纵向梁,多个横向梁包括:第一至第四横向梁,多个纵向梁包括:第一至第四纵向梁,第一纵向梁连接在第一横向梁的中点处且向纵向前侧延伸,型材梁呈倒U形且包括内铝板、外铝板和加强板,加强板夹设固定在内铝板和外铝板之间。通过设置铝板和型材梁,可以降低电池壳体的重量,从而可以使得电池壳体符合车辆的轻量化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体的底板组件和具有该底板组件的电池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被国人重视,清洁能源的车辆快速发展,例如,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电池一般固定在车辆的底盘处,为了保证电池模组的固定可靠性,电池壳体一般选用结构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但是,电池模组本身的重量就很大,加之重量较大的电池壳体,导致整个电池重量大,增加车辆的整体重量,而且不利于行驶里程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壳体的底板组件,该底板组件重量轻,结构强度好,能够符合车辆的轻量化设计要求。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电池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壳体的底板组件,铝板;所述铝板包括:前边、后边和两个侧边,所述两个侧边连接在所述前边和所述后边的左右两侧,所述前边和所述侧边之间连接有前拐角边,所述侧边和所述后边之间连接有后拐角边,每个所述侧边包括:前段、后段和连接在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之间的拐角段;型材梁,所述型材梁为多个且固定在所述铝板上,所述多个型材梁分别为多个横向梁和多个纵向梁,所述多个横向梁在纵向上间隔开设置且边缘延伸至所述侧边处,所述多个横向梁包括:第一至第四横向梁,所述多个纵向梁包括:第一至第四纵向梁,所述第一纵向梁连接在第一横向梁的中点处且向纵向前侧延伸,所述第一横向梁和所述第二横向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纵向梁,所述第二横向梁和所述第三横向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三纵向梁,所述第三横向梁和所述第四横向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四纵向梁;其中,所述型材梁呈倒U形且包括内铝板、外铝板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夹设固定在所述内铝板和所述外铝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壳体的底板组件,通过设置铝板和型材梁,一方面可以降低电池壳体的重量,从而可以使得电池壳体符合车辆的轻量化设计要求,另外,可以使得底板组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从而可以提高电池壳体的制造性。而且,通过合理设置多个横向梁和多个纵向梁,可以使得型材梁将铝板分成多个区域,每个横向梁或每个纵向梁对其附近的区域进行加强,而且横向梁和纵向梁之间还同样具有相互加强作用。另外,如此设置的型材梁具有结构可靠,强度高的优点,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电池壳体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前拐角边和所述拐角段与所述前段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 1、α2,所述拐角段与所述后段之间的夹角为α3,其中,120°≤α1=α2=α3≤160°。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后拐角边与所述后边之间的夹角为α4,其中,150°≤α4≤180°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纵向梁到所述侧边的前段之间的的距离为n1,其中, 350mm≤n1≤450mm,所述第一横向梁到所述前边的距离为m1,其中,450mm≤m1≤550mm。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横向梁和所述第二横向梁之间的距离为m2,所述第二横向梁和所述第三横向梁之间的距离为m3,所述第三横向梁和所述第四横向梁之间的距离为m4,所述第四横向梁到所述后边的距离为m5,其中,300mm≤m2=m3=m4≤400mm,50mm ≤m5≤100mm。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位于两个所述横向梁之间的多个所述纵向梁关于所述铝板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79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盖板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固定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