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栽培膜下滴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8854.5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8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苏艳斌;卜静静;谢海平;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丰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6;A01G13/02;A01C23/04;A01C1/00;C05G3/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6504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栽培 滴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马铃薯栽培方法,具体是一种马铃薯栽培膜下滴灌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栽培模式下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关注单位面积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力求通过采用各种栽培措施对构成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块茎数×块茎平均重量)的诸要素进行合理化改进,期望根据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品种类型和不同生产目的(商品薯、种薯)的相应要求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更理想的高产栽培方法。上述高产栽培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各生态区域的马铃薯产量,但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高产目标。目前栽培技术已经成为制约马铃薯发展的重要瓶颈。
马铃薯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各个时期对肥料需求也不尽相同,栽培过程中必需根据两者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不同需求特性,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施肥,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对施肥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何将肥料选择、种类间配比、施肥方式、施用时期各个环节的技术进行合理的集成,使得产量和质量也能达到目标要求、肥耗又能降到最低程度,是当前马铃薯生产实践环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滴灌技术具有局部灌溉、用量少、水分利用效率高的特点,通过控制灌水量,使作物根系所处土壤的水分条件保持在最优状态下,既有利于作物生长,又能保持土壤养分,在实现马铃薯节水高产的同时也减缓作物间用水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栽培膜下滴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马铃薯栽培膜下滴灌方法,该滴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田中设置栽培薯穴,在栽培薯穴内充填专用肥;
(2)在马铃薯适宜播种季节,首先在栽培薯穴内装入专用肥,然后将经过杀菌消毒、切块、催芽处理后的薯块放入栽培薯穴中;
(3)马铃薯芽向下摆种结束后,在薯穴上层覆盖8cm厚粉碎长度3cm-5cm的麦秸、玉米秸、豆秸或稻草,并施入3kg/667m2的腐杆剂和10kg/667m2尿素;然后用地膜将播种垄沟密封覆盖,采用营养液滴灌,使专用肥含水量保持在70%;
(4)当马铃薯出现第一层结薯时,在栽培薯穴中再增加5厘米厚的专用肥,以方便第二层结薯;如此反复多次,以此来增加马铃薯结薯层数。
所述专用肥由经过无害化处理的酒糟渣、草木灰和熟土按照4:2:4重量比例配制而成。
所述专用肥中还添加益生菌,该益生菌包括胶质芽孢杆菌、根瘤菌、哈茨木霉菌,添加比例为0.5:1:1.2。
所述营养液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磷酸二氢铵15-20%、细胞分裂素3-6%、硼酸14-16%、四水合钼酸铵1-2%、乙酸二胺四乙酸铁钠盐4-7%、胺鲜酯1.5-2.5%、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膜下滴灌与秸秆覆盖的结合,在秸秆生物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热量,有利于促进马铃薯发芽和提早出苗,通过二次秸秆覆土,增加马铃薯结薯层数,提高马铃薯总结薯数;通过多次收获,即有利于先结的马铃薯块茎抢早上市,又有利于后结的马铃薯快速膨大,极大地提高了马铃薯总产量,增加种植户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马铃薯栽培膜下滴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预备种植马铃薯的田块提前进行翻耕、晒垡、冻垡备用;在田中设置栽培薯穴,在栽培薯穴内充填专用肥;专用肥为经过无害化处理的酒糟渣、草木灰和熟土按照4:2:4重量比例配制而成;
(2)在马铃薯适宜播种季节,首先在栽培薯穴内装入10厘米厚的专用肥,然后将经过杀菌消毒、切块、催芽处理后的薯块放入栽培薯穴中;
(3)马铃薯芽向下摆种结束后,在薯穴上层覆盖8cm厚粉碎长度3cm-5cm的麦秸、玉米秸、豆秸或稻草,并施入3kg/667m2的腐杆剂和10kg/667m2尿素,然后用地膜将播种垄沟密封覆盖,采用营养液滴灌,使专用肥含水量保持在70%;在营养液施肥中,调节氮、磷、钾肥(N:P:K=5:4:6),使马铃薯保持中庸生长态势;滴灌设施采用迷宫式滴灌带或内镶式滴灌管;滴灌设施的滴头流量为1-2L/h,滴头间距为25-35cm;
(4)当马铃薯出现第一层结薯时,在栽培薯穴中再增加5厘米厚的专用肥,以方便第二层结薯;如此反复多次,以此来增加马铃薯结薯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丰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88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