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倾角传感的室内测量定位系统基站姿态自动补偿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19021.0 申请日: 2017-06-06
公开(公告)号: CN107144273B 公开(公告)日: 2018-05-22
发明(设计)人: 林嘉睿;邾继贵;任永杰;杨凌辉;郭思阳;齐峰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G01C21/00 分类号: G01C21/00;G01C21/20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刘子文
地址: 300072***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倾角 传感 室内 测量 定位 系统 基站 姿态 自动 补偿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基于倾角传感的室内测量定位系统基站姿态自动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发射站内部机械结构,设置嵌入有倾角传感器的发射站;

步骤二:基于自动安平水准仪与导轨机构,搭建水平基准坐标系;

步骤三:结合倾角传感器测量模型与发射站旋转测量模型,辅以水平基准坐标系,标定倾角传感坐标系与发射站测量坐标系相互位姿关系;

步骤四:通过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结合姿态补偿算法,实时更新发射站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倾角传感的室内测量定位系统基站姿态自动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建立水平基准坐标系的步骤如下:

步骤2-1:布置自动安平水准仪,根据水准泡将其调平;

步骤2-2:设置球形接收器和与其配套的承载球座;

步骤2-3:布置可升降的所述导轨机构,导轨机构上固定所述承载球座,承载球座上放置替代所述球形接收器的激光跟踪仪的反射靶球,调节导轨机构使反射靶球的球心处于水准器目镜十字叉丝交点处,即完成了等高控制点的布置;

步骤2-4:通过激光跟踪仪测量等高控制点及其他控制点,以等高控制点为xoy平面建立水平基准坐标系Oh-xhyhz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倾角传感的室内测量定位系统基站姿态自动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靶球为1.5英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倾角传感的室内测量定位系统基站姿态自动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标定倾角传感坐标系与发射站测量坐标系相互位姿关系的步骤如下:

步骤3-1:结合发射站测量范围,在水平基准坐标系前布置发射站,发射站测量水平基准坐标系的所有点;

步骤3-2:定义发射站坐标系Ot-xtytzt,根据发射站测量模型,计算出发射站坐标系与水平基准坐标系Oh-xhyhzh的旋转矩阵,其中两个坐标系满足以下关系:

a m cosθ m + b m sinθ m a m sinθ m - b m cosθ m c m d m T · R T H T T H 0 1 · x h y h z h 1 = 0 ]]>其中(am,bm,cm,dm)m=1,2是发射站的光平面方程,m是光平面方程序号,θ是发射站扫描角,(xh,yh,zh)为水平基准坐标系下坐标;分别是发射站到水平基准坐标系的旋转矩阵与平移矩阵;

步骤3-3:通过空间后方交会测量方法,计算得到发射站到水平基准坐标系的旋转矩阵步骤3-4:建立倾角传感器测量模型,定义倾角传感器坐标系为Oi-xiyizi

步骤3-5:根据倾角传感器测量模型,将倾角传感器读数转化为绕相应轴的旋转角:

θ i = a γ i = - arcsin ( s i n β cos a ) ]]>

其中a和β是倾角传感器输出读数,θi和γi为倾角传感器绕自身x,y轴的旋转角;

则水平基准坐标系到倾角传感器坐标系的旋转矩阵为:

R H I = R y i · R x i · R z i = cosγ i 0 sinγ i 0 1 0 - sinγ i 0 cosγ i 1 0 0 0 cosθ i - sinθ i 0 sinθ i cosθ i cosψ i - sinψ i 0 sinψ i cosψ i 0 0 0 1 ]]>

其中ψi为旋转矩阵中绕z轴旋转角;

步骤3-6:定义发射站坐标系到倾角传感器坐标系的旋转矩阵为并将旋转矩阵参数化

R H T = ( R T H ) - 1 = r 1 r 2 r 3 r 4 r 5 r 6 r 7 r 8 r 9 R T I = r i 1 r i 2 r i 3 r i 4 r i 5 r i 6 r i 7 r i 8 r i 9 ]]>

其中r1…r9为已知参数,ri1…ri9为待求参数;

步骤3-7:根据坐标系刚性变换关系,可以得到:

数学处理后即为:

r i 1 r 3 + r i 2 r 6 + r i 3 r 9 = - cosθ i sinγ i r i 4 r 3 + r i 5 r 6 + r i 6 r 9 = sinθ i r i 7 r 3 + r i 8 r 6 + r i 9 r 9 = cosθ i cosγ i ]]>

步骤3-8:调整测量基站至少三个姿态,结合旋转矩阵正交约束条件,构建非线性最优化目标方程,迭代优化求解;

E = Σ j = 1 n ( F j 1 2 + F j 2 2 + F j 3 2 ) + M Σ j = 1 6 f j 2 ]]>

其中

f 1 = r i 1 2 + r i 2 2 + r i 3 2 - 1 = 0 f 2 = r i 4 2 + r i 5 2 + r i 6 2 - 1 = 0 f 3 = r i 7 2 + r i 8 2 + r i 9 2 - 1 = 0 f 4 = r i 1 i 4 + r i 2 i 5 + r i 3 i 6 = 0 f 5 = r i 1 i 7 + r i 2 i 8 + r i 3 i 9 = 0 f 6 = r i 4 i 7 + r i 5 i 8 + r i 6 i 9 = 0 .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90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