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9449.5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邵忠喜;王瀚;王咏;富宏亚;韩振宇;金鸿宇;韩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5/00 | 分类号: | A61M1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干粉 吸入 装置 设计 方法 | ||
1.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流道设计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对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进行实验,获得关键结构参数;所述关键结构参数包括进气口尺寸、胶囊腔尺寸及出气口尺寸;
步骤二、以一个标准大气压的进气口压强、40L/min的出气口流量及相对一个标准大气压-4000Pa的出气口压强为边界条件,采用Boda-Canow公式得到流道进气口直径、胶囊腔直径及出气口直径的直径比值,计算得到阶梯型流道各截面面积的比值,再根据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的形状及尺寸确定流道的整体结构尺寸,运用2D/3D建模软件建立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的三维模型;
步骤三、将三维模型导入到有限元软件中,通过有限元仿真进行流场分析,确定关键结构参数的尺寸,得到优化后的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Boda-Canow公式为式中,
hζ表示流体能量损失;
ζ表示流体损失系数;
V1表示阶梯型流道的前截面流体速度;
V2表示阶梯型流道的前截面流体速度;
g表示重力加速度;
A1表示阶梯型流道的前截面面积;
A2表示阶梯型流道的前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优化后的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由胶囊(1)、下底(2)、上盖(3)、胶囊腔(4)、胶囊腔进气口(5)、装药桶座(7)、吸嘴(8)和刺破装置组成;所述刺破装置由刺针(6)、弹簧(9)和刺针按键(10)组成;所述胶囊腔(4)的上端设置有装药桶座(7),所述吸嘴(8)通过螺纹连接在装药桶座(7)上,所述吸嘴(8)的下端进气口与所述胶囊腔(4)的上端口连通,所述胶囊腔(4)的下端设置有胶囊腔进气口(5);所述胶囊腔(4)的纵长方向的侧面设置有两个供刺破装置上的刺针(6)穿入的孔,所述两个刺针穿入孔(11)沿胶囊腔(4)的轴线方向排列,所述刺破装置设置在所述胶囊腔(4)的侧面;所述刺针(6)的一端固定在刺针按键(10)上,另一端可进出于刺针穿入孔(11),所述两个刺针(6)之间设置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一端支撑于刺针按键(10)上,另一端支撑于胶囊腔(4)的外壁;所述刺针按键(10)滑套在所述下底(2)的侧壁上,所述下底(2)的上端设置有上盖(3),所述装药桶座(7)设置在下底(2)和上盖(3)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8)的下方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为不锈钢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8)的上部吸口与胶囊腔进气口(5)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腔(4)上端面的直径为9mm;所述胶囊腔进气口(5)的直径为4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8)的长度为20mm~30mm,所述吸嘴(8)的上部吸口直径为5mm~6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为C级碳素弹簧钢丝,旋绕比C=6.25,弹簧中径D=5mm,长度为12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针(6)的直径为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94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液充分利用的医用雾化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儿科呼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