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真空双插板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0311.7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6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亮;李培华;韩家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16K31/44;F16K3/06;F16K3/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汝珍 |
地址: | 3114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插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真空双插板阀,包括:主阀体,用于实现高真空控制的阀体;所述的主阀体内部设置有活动密封连接的双阀板;执行机构,用于提供动力的机构;所述的执行机构设置在主阀体上;传动机构,用于传递执行机构动力的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分别与执行机构和主阀体连接;先导阀,用于对主阀体内部高真空度进行破除的阀;所述的先导阀设置在主阀体内部与阀板固定连接,并且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该高真空双插板阀,使得高真空插板阀在从关闭位置打开时,先导阀会先开启,平衡阀板两边的压力,使得阀板在开启时不受力,可避免因未平衡阀板两遍的压力就开启而导致的阀门损坏;且该插板阀结构稳定可靠,经济安全,安装占空小,实现了PLC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真空双插板阀。
背景技术
高真空双插板阀具有通经大,介质无阻碍,结构简单稳定,真空密封性能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真空镀膜、真空热处理、真空焊接、等真空行业中。高真空双插板阀上安装有电磁阀连接阀腔,在打开时起到先平衡阀瓣两边压力的作用,可减小打开所需的输出力,降低成本。但是,当电磁阀失效时,如果阀门继续运动,则阀瓣两边压力达不到平衡,而电机还在继续转动,这可能造成阀瓣密封圈的损坏,同时,可能造成电机的损坏,最后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自动化工业的推进,高真空双插板阀上安装有电机,再配上电磁感应装置,可实现电磁感应限位,进而控制电机运作,实现PLC控制。但是,电磁感应装置感应力对不同的金属,感应距离是有很大差异,存在失效的风险。同时,电机传动不稳定,传动效率低,如果需要实现远程控制,则需要花上较大的代价或大空间安装其他附件,不经济。
所以,有必要对此类情况进行技术改进,以满足使用要求。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3年8月21日,公告号:CN103256397A)公开了一种双向密封插板阀,包括插板阀壳体、阀门启闭机构、插板阀阀门和插板阀连接法兰,插板阀壳体两平行侧面底部开有与插板阀阀门相配的连接孔,阀门启闭机构包括两个升降气缸、两组插板阀升降座和两组插板阀联动拉臂,升降气缸伸出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插板阀联动拉臂,插板阀联动拉臂上铰接有插板阀升降座,插板阀升降座端部固连有插板阀阀门,两插板阀阀门分别正对插板阀壳体侧面底部相应的连接孔。管路抽真空低压作用,使得插板阀阀门越吸越紧;管路中为正压力,其中一侧的插板阀阀门被迫打开,使得正压力作用在另外一侧的插板阀阀门上,使得该插板阀阀门越吸越紧。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2年7月11日,公告号:CN102563112A)公开了一种真空室用的真空插板阀,包括气缸、阀体和阀芯组件,阀体为中空的长方体箱式结构,阀体的左右两侧壁分别与位于其两侧的真空室固定连接,阀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有阀体通孔,阀体通孔与位于阀体两侧的真空室内的工件通孔相通,阀芯组件设于阀体的中部空间内,气缸末端穿过阀体顶部并与阀芯组件连接;阀芯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活动板,两个活动板之间设置活动铰并通过活动铰与气缸末端连接,两个活动板的底部分别设有导轮。本真空插板阀克服传统真空插板阀占用空间大的缺陷,也可较好地应用于大型玻璃镀膜工艺用的真空镀膜室。同时,其密封效果好,阀芯结构也较为稳固,不易变形,加工及日常维护都较为方便。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5年7月29日,公告号:CN204512485U)公开了一种气动真空插板阀,包括真空插板阀,所述的真空插板阀包括阀体、在阀体内作往复运动的阀芯、位于阀芯内的密封板A、密封板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真空插板阀还包括气缸。
上述技术方案插板阀也存在结构稳定性差,阀门主体因附件失效易损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高真空双插板阀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经济安全,避免出现因附件失效而造成阀门主体损坏,能够可经济得实现控制的高真空双插板阀。
本发明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真空双插板阀,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03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阀及其阀体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智能家居混水阀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