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波浸渍胶液和吸波蜂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0987.6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71/00;C08K3/04;C08J7/00;C09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渍 蜂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波浸渍胶液,包括:双组份环氧树脂;溶剂;聚醚类硅氧烷;以及炭粉;其中,所述双组份环氧树脂与所述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3~1:5,所述双组份环氧树脂与所述炭粉的质量之比为3:1~6:1,并且所述吸波浸渍胶液中所述聚醚类硅氧烷的质量份数为0.05%~0.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吸波浸渍胶液的制备方法和一种吸波蜂窝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用吸波胶液浸渍蜂窝,制备出了不堵孔、不变形、吸波性能优异的吸波蜂窝,可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飞机、雷达罩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波浸渍胶液和吸波蜂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它们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的同时,其产生的大量的电磁辐射也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例如,在机场,飞机航班因电磁波干扰无法起飞而误点;在医院,移动电话常会干扰各种电子诊疗仪器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一种能较好地抵挡并削弱电磁波辐射的吸波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军事上,如果能在飞机、导弹、坦克、舰艇、仓库等各种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上涂覆吸收材料,就可以吸收侦察电波、衰减反射信号,从而突破敌方雷达的防区,这是反雷达侦察的一种有力手段,可以减少武器系统遭受导弹和激光武器的袭击。因此,对吸波材料的研究在增强我国的军事能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方面也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
蜂窝形结构的材料外形与自然界的蜂窝类似,具有独特的六边形结构,能均匀地承受外界施加的力,并且质量较轻,可以在保证足够的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轻材料的重量,因此蜂窝形结构的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基体材料。
在蜂窝形结构上涂覆吸波胶液是制备吸波蜂窝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满足吸波材料对“厚度薄、质量轻、频带宽、吸收强”的要求,但是现有的蜂窝浸渍工艺是使用电吹风机或者压缩气体吹除蜂窝的格孔壁洞的胶液,很容易导致堵孔现象,严重影响打孔蜂窝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研究了一种吸波蜂窝的制备方法,以提供一种不堵孔、不变形、吸波性能优异的吸波蜂窝。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吸波浸渍胶液,包括:双组份环氧树脂;溶剂;聚醚类硅氧烷;炭粉;其中,所述双组份环氧树脂与所述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3~1:5,所述双组份环氧树脂与所述炭粉的质量之比为3:1~6:1,并且所述吸波浸渍胶液中所述聚醚类硅氧烷的质量分数为0.05%~0.2%。
在上述吸波浸渍胶液中,所述双组份环氧树脂与所述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4,所述双组份环氧树脂与所述炭粉的质量之比为5:1,并且所述吸波浸渍胶液中所述聚醚类硅氧烷的质量分数为0.1%。
在上述吸波浸渍胶液中,所述双组份环氧树脂包括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其中,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固化剂包括: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或四乙烯五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在上述吸波浸渍胶液中,所述双组份环氧树脂中所述环氧树脂和所述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5~100:20。
在上述吸波浸渍胶液中,所述双组份环氧树脂中所述环氧树脂和所述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1。
在上述吸波浸渍胶液中,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丁酮或丙醇甲醚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上述吸波浸渍胶液中,所述聚醚类硅氧烷为聚醚类硅氧烷润湿剂A-008h、聚醚类硅氧烷润湿剂A-004h或聚醚类硅氧烷润湿剂W-23h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上述吸波浸渍胶液的吸波浸渍胶液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0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