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1933.1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7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源;徐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卫麟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控制 方法 装置 显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控制方法,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提出以画面像素亮度与背光亮度的乘积的形式来度量人眼在观看显示画面时的所接收到的综合亮度,并以该乘积在一定环境条件基本保持恒定为控制目标,根据当前的画面像素亮度对背光亮度进行动态控制,可避免人眼实际接收的亮度频繁变化从而产生的视力伤害,进而达到护眼的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背光控制装置以及一种显示设备。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可有效避免人眼实际接收的亮度频繁变化从而产生的视力伤害,进而达到护眼的目的;此外,本发明算法简单,对设备的硬件要求低,易于在各类现有显示设备上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非local dimming(局部调光)的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显示技术的核心之一,背光控制技术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动态背光调节技术已在各种显示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所谓动态背光调节是指对背光源的亮度进行实时控制以达到某种控制目标。根据控制目标或控制方式的不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背光控制技术,从控制目标来看,有的是以提高显示对比度或降低能耗为目标,有的是以提高用户观看舒适度为目标,还有的是以保护视力为目标。从控制方式来看,有的是根据环境亮度同向调整背光亮度,即环境亮度越大,背光亮度越大;有的是根据当前显示画面的亮度来同向调整背光亮度,即画面亮度越大,背光亮度越大。
现有的动态背光技术多是根据当前画面的亮度值去实时或者延时的去调整背光亮度,整体来说,会给人以亮画面更亮,暗画面更暗,动态对比度提高的一个视觉效果,同时,由于背光亮度不断的变暗变亮,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现有动态背光技术的局限在于:
(1)对于非local dimming(局部调光)的动态背光方式,在较暗的场景下,背光亮度相应降低,可能会导致暗场景的细节模糊不清。
(2)在较亮场景下,背光可能会达到最大值,在较暗的环境下,会觉得刺眼。
(3)非local dimming的调光模式导致在同一副画面下,画面各处背光亮度总是一致的,静态对比度并没有提升。整体提升的观影体验有限。
(4)考虑到人眼的成像模式以及原理,频繁的亮度变换容易引起视力疲劳,对视力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动态背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可避免眼部肌肉的频繁收缩舒张,减轻视力疲劳,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以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人眼感知亮度基本保持恒定值为控制目标,根据当前的画面像素亮度,对背光亮度进行控制;所述人眼感知亮度的度量方式为画面像素亮度与背光亮度的乘积。
优选地,所述一定环境条件下是指处于一天中的同一时段内,或者环境亮度在预设的同一亮度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画面像素亮度是指画面中各像素的亮度值均值,或者是指画面中各像素的R、G、B分量最大值的均值。
优选地,当前的画面像素亮度通过对当前帧进行实时统计得到,或者根据前若干帧的画面像素亮度预测得到。考虑到算法复杂度以及对硬件的要求,进一步优选地,当前的画面像素亮度根据前若干帧的画面像素亮度,使用指数平滑预测方法或者趋势外推预测方法预测得到。
优选地,所述恒定值为预设的人眼感知亮度标准值;或者,所述恒定值为预设的人眼感知亮度标准值与感知修正系数的乘积,所述感知修正系数为当前的背光亮度用户设定值与背光亮度用户可调节最大值的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微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