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接枝羟丙基壳寡糖原花青素冻干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1947.3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1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蒋思予;熊洋;罗晓同;周小华;倪科;凌梦晨;余红梅;江文;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A01P1/0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接枝 丙基 寡糖 花青素 干粉 方法 | ||
一种制备接枝羟丙基壳寡糖原花青素冻干粉的方法,属于日化用功能添加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壳寡糖和原花青素为原料,经过制备羟丙基壳寡糖溶液、制备接枝羟丙基壳寡糖原花青素溶液、制备接枝羟丙基壳寡糖原花青素脱盐浓缩溶液及制备接枝羟丙基壳寡糖原花青素冻干粉的步骤,制备出一种既具备抗紫外线、抗辐射、抗衰老、螯合重金属、增白、保湿等活性,又具备抗菌性的多重功能新产品,其收得率以原花青素计为93~99%。本发明操作简便,所用生产设备易购置,充分利用原料资源,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日化领域,如护肤、口红等化妆品及食品和保健品等表面涂膜或抗菌、抗辐射材料中。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功能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接枝羟丙基壳寡糖原花青素冻干粉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设计、制备具备多重功能、无毒害且可生物降解的新材料对食品日化等行业有重要意义,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原花青素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溶于水、甲醇和乙醇等小分子有机溶剂。原花青素具备抗紫外线、抗辐射、抗衰老、螯合重金属、增白、保湿等活性,对多种因素造成的皮肤老化都有独特的功效,逐渐应用于功能性日化品和保健品中。虽然原花青素具备上述诸多优良性能,但是其本身可作为能被微生物利用的供氢体,故抗菌性质较差。此外,原花青素聚合度大于5以上时,其水溶性明显下降。因此,若能够对原花青素进行接枝改性,接上既具有抗菌能力、又能打破原花青素母核之间超强氢键作用、增加水溶解性的基团,就可以制备出既保持原花青素主要功能特性、又具有抗菌性的多功能新材料。
壳寡糖又名低聚壳聚糖,是聚合度在2~20之间、分子量≤3200Da的由氨基葡萄糖构成的寡糖产品。壳寡糖分子中的C2伯氨基在生理pH及以下区间主要带正电荷,既可中和微生物细胞表面的负电荷而影响微生物生长,表现出抗菌特性,又可以通过分子之间正电荷相互排斥作用而破坏原花青素母核间的超强氢键,从而可增强其水溶性。因此,若能将原花青素与壳寡糖进行交联,就可以制备出水溶性好,抗菌性优异,可用在食品、日化和饲料等领域的新型多功能材料。
现有关于原花青素接枝交联的技术,如2015年2月《江苏医药》第24卷第4期刊登的论文《改性京尼平交联壳聚糖人工神经导管的柔韧性和机械强度》,该文介绍了用京尼平将壳聚糖和原花青素交联成人工神经导管的方法。由于京尼平系栀子苷水解产物,通过亲核反应与蛋白质或壳聚糖伯氨基形成衍生物,该反应虽然温和,但京尼平价格昂贵,每克高达数百元;而且,在弱碱性条件下壳聚糖早已凝固,因此,交联反应的传递阻力大,效率低;特别是京尼平分子体积大,不溶于水,未交联者可能夹杂在交联物中,产生副反应或副作用。因此,该方法难以用于规模化生产。又如2012年10月《皮革科学与工程杂志》第22卷第5期发刊登的论文《原花青素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研究》,该论文介绍了以原花青素直接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方法,该法的不足之处是:原花青素作为一种植物单宁,与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交联将形成蛋白质原花青素不溶物。由于蛋白质变性而不溶解,丧失了功能特性,因此,该方法制备的原花青素交联物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原花青素交联衍生物制备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接枝羟丙基壳寡糖原花青素冻干粉的方法,该法具有操作简单、耗能低、产品纯度高、产品具备抗紫外线抗菌等多重功能、无副产物、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等特点。
本发明的主要原理是:壳寡糖溶于水,其游离伯氨基氢原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被环氧氯丙烷的氯取代,生成羟丙基壳寡糖;低聚原花青素有游离羟基,在碱性条件下可与环氧基团发生醚化反应,因此,在碱性条件下,用羟丙基壳寡糖与低聚原花青素反应,即生成接枝壳寡糖低聚原花青素;接枝壳寡糖低聚原花青素分子中既保持有大量酚羟基,又新增加了壳寡糖,因此仍保持其抗紫外线、抗辐射、抗衰老、螯合重金属、增白、保湿等活性,又具备了抗菌性,成为具备多重功能的新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泡膜退卷装置
- 下一篇:复合酶提取肝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