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汽车驾驶状态的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2208.6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4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欢;李鸣盛;勾媛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识峰云(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汽车 驾驶 状态 监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汽车驾驶状态的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持续采集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值得到移动终端坐标系向量,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坐标系向量和汽车坐标系向量确定从所述移动终端坐标系到所述汽车坐标系的变换矩阵;提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加速度值,与所述变换矩阵得到所述汽车行驶的前进加速度和转弯加速度;通过持续监控所述前进加速度和所述转弯加速度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GPS字段速度值,判定所述汽车实时的行驶状态。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汽车驾驶状态的监控方法,通过利用移动终端的内置传感器对汽车的行驶状态进行持续精确监控,从而了解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驾驶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智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汽车驾驶状态的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司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危险驾驶行为和驾驶状态可直接或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司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因此,持续对汽车的行驶状态进行监控,不仅能够对司机的驾驶行为进行纠正和辅助,还有助于及早发现可能的危险,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车辆行驶状态的判定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但往往受到光线、天气的影响,容易产生误判。而车辆的行驶状态往往可以通过加速度反映出来,因此,利用传感器数据来判定汽车的行驶状态是可行的。
目前关于利用传感器数据判定汽车行驶状态的工作主要分为两类:1、使用车辆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来判别汽车的行驶状态,由于传感器与车身处于同一坐标系,因此提取的原始数据可以直接用于判别,且数据噪声较小。但这需要安装额外的设备,对硬件要求较高。2、由于目前移动终端的普及,其内置了丰富的传感器,例如加速计、陀螺仪、GPS等,加上其便携性,可以更快捷的完成汽车行驶状态的判别工作。一部分工作利用移动终端完成汽车行驶状态的判别工作,然而未考虑到车内的移动终端坐标系与汽车坐标系的不一致性,需要进行坐标系的转化。还有一部分工作通过计算变换矩阵完成从移动终端坐标系到汽车坐标系的转化。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对于移动终端的计算要求和能耗提出了很大挑战,目前还未有相关工作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汽车驾驶状态的监控方法,通过利用移动终端的内置传感器对汽车的行驶状态进行持续精确监控,从而了解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驾驶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基于移动终端的汽车行驶状态的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两轴加速度与汽车前进方向位置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计算移动终端坐标系与汽车坐标系的变换矩阵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根据当前测量值判定汽车行驶状态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方法涉及到智能识别、分析等技术,利用移动设备获取的加速度值,角速度值以及GPS数据,进而用于对汽车的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汽车行驶状态的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持续采集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GPS传感器数据;
S2、计算移动终端坐标系与汽车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S3、根据连续若干个汽车坐标系的加速度值判定汽车行驶状态;
S4、根据加速度传感器和GPS传感器数据动态重复汽车行驶状态并调整采样频率。
进一步,在步骤S1中,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识峰云(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识峰云(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2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