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缝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2575.6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姚琼伟;赵宾;余峰;王兴;钟光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缝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焊缝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获取包含待测焊缝的焊接件的原始图像,二值化处理所述原始图像,并得到处理后的二值化图像,根据所述二值化图像检测是否存在第一焊接缺陷,如果存在所述第一焊接缺陷,则结束检测,反之,则进入步骤20;步骤20,获取包含所述待测焊缝的焊接件各部位的坐标值,根据所述坐标值计算是否存在第二焊接缺陷,如果存在所述第二焊接缺陷,则结束检测,反之,则判定所述待测焊缝合格。该方法消除了人工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自动化检测提高了焊缝检测的准确率以及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缝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通过焊接装配而成的产品而言,通常在产品上留下焊缝。以电池模组为例,当端板与侧板焊接后,或者是将多个二次电池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与连接片焊接以使多个二次电池形成并联或串联的模组结构时,端板与侧板之间以及连接片与极柱之间均形成焊缝。而焊缝处的连接是否可靠,是产品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关技术中,焊缝的检测大多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检测人员的检测技能,在此情况下,一方面,该检测方式时常出现误检,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该检测方式使得产品的检测效率较低,无法实现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缝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能够降低误检率和提高检测效率。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焊缝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焊缝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获取包含待测焊缝的焊接件的原始图像,二值化处理所述原始图像,并得到处理后的二值化图像,根据所述二值化图像检测是否存在第一焊接缺陷,
如果存在所述第一焊接缺陷,则结束检测,反之,则进入步骤20;
步骤20,获取包含所述待测焊缝的焊接件各部位的坐标值,根据所述坐标值计算是否存在第二焊接缺陷;
如果存在所述第二焊接缺陷,则结束检测,反之,则判定所述待测焊缝合格。
优选的,所述第一焊接缺陷包括漏焊、焊缝穿孔、焊缝偏移以及焊缝变色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第二焊接缺陷包括焊缝尺寸不合格、焊接间隙不合格以及焊缝余高不合格中的至少一者。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0中,
检测所述漏焊的步骤具体为:
如果所述二值化图像中不显示所述待测焊缝的图像,则判定存在所述漏焊缺陷;
检测所述焊缝穿孔与所述焊缝变色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二值化图像中的任一区域的灰度值,当该灰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此部分区域为具有所述焊缝穿孔或所述焊缝变色的潜在缺陷的缺陷区域,
获取所述缺陷区域的面积值或所述缺陷区域的轮廓线上连接于距离最大的两点间的直线段的长度值,当所述面积值或所述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则判定存在所述焊缝穿孔缺陷或所述焊缝变色缺陷;
检测所述焊缝偏移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二值化图像中的所述待测焊缝的采样部位与基准部位之间的距离,当该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时,判定存在所述焊缝偏移缺陷。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0中,当所述待测焊缝为圆环形焊缝,且该圆环形焊缝沿被焊接件上的圆形孔的轮廓线延伸时,获取所述圆环形焊缝的圆心与所述圆形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当该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值时,判定存在所述焊缝偏移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2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寻呼处理方法
- 下一篇:远紫外线对准标记的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