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TCC新型结构的超宽带巴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3282.X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1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胜;孙超;陈相治;杨茂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超 |
主分类号: | H01P5/10 | 分类号: | H01P5/1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刘娟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tcc 新型 结构 宽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巴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LTCC新型结构的超宽带巴伦。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微波器件朝着微型化、宽频带高速发展。巴伦作为平衡与非平衡转换器,广泛运用于微波系统,如天线、混频器、倍频器等,是微波系统中一种重要元件。从本质上来说,巴伦的功能是实现单端信号与差分信号之间的转换。巴伦为三端口无源器件,应满足两个输出端口的输出信号幅度相同,相位差180度。描述巴伦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插损、回损、工作带宽、差分性能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LTCC新型结构的超宽带巴伦,解决了传统巴伦插入损耗大、带内波动大、工作频带窄、差分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LTCC新型结构的超宽带巴伦,包括输入端口Pin、输入连接引线Lin、连接柱H、输出端口Pout1、输出端口Pout2、接地层GND1、接地层GND2、传输线W1、传输线W2、第一槽C1、第二槽C2、第三槽C3、第四槽C4和第五槽C5,接地层GND1的左边设有接地层GND2,接地层GND1右边设有输入端口Pin,接地层GND1的前边设有输出端口Pout1,接地层GND1的后边设有输出端口Pout2,接地层GND1的上边设有传输线W1和传输线W2,接地层GND1上蚀刻有第一槽C1、第二槽C2、第三槽C3、第四槽C4和第五槽C5;连接柱H和输入端口Pin为从左至右依次间隔顺序设置;
输出端口Pout1、传输线W1、第四槽C4、连接柱H、第二槽C2、传输线W2和输出端口Pout2为从前至后依次间隔顺序设置;
传输线W1的一端连接输出端口Pout1,另一端开路,传输线W2的一端连接输出端口Pout2,另一端开路;
第五槽C5位于传输线W1的下方,第一槽C1位于传输线W2的下方;
第三槽C3位于连接柱H和输入端口Pin之间,第二槽C2的一端连接第一槽C1,另一端连接第三槽C3,第四槽C4的一端连接第五槽C5,另一端连接第三槽C3;
接线柱H的上端通过输入连接引线Lin连接输入端口Pin,接线柱H的下端连接接地层GND1。
所述输入端口Pin、输出端口Pout1和输出端口Pout2均为50欧姆特征阻抗的端口。
所述接地层GND1连接所述接地层GND2。
所述输入端口Pin、所述输入连接引线Lin、所述连接柱H、所述输出端口Pout1、所述输出端口Pout2、所述接地层GND1、所述接地层GND2、所述传输线W1、所述传输线W2、所述第一槽C1、所述第二槽C2、所述第三槽C3、所述第四槽C4和所述第五槽C5均采用LTCC低温共烧陶瓷工艺技术制作加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LTCC新型结构的超宽带巴伦,解决了传统巴伦插入损耗大、带内波动大、工作频带窄、差分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LTCC(低温共烧陶瓷)技术实现三维立体集成,并采用新型结构实现超宽带巴伦,具有低插损、工作频带宽、差分性能良好、匹配优良、性能稳定可靠、可大批量生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LTCC新型结构的超宽带巴伦,包括输入端口Pin、输入连接引线Lin、连接柱H、输出端口Pout1、输出端口Pout2、接地层GND1、接地层GND2、传输线W1、传输线W2、第一槽C1、第二槽C2、第三槽C3、第四槽C4和第五槽C5,接地层GND1的左边设有接地层GND2,接地层GND1右边设有输入端口Pin,接地层GND1的前边设有输出端口Pout1,接地层GND1的后边设有输出端口Pout2,接地层GND1的上边设有传输线W1和传输线W2,接地层GND1上蚀刻有第一槽C1、第二槽C2、第三槽C3、第四槽C4和第五槽C5;连接柱H和输入端口Pin为从左至右依次间隔顺序设置;
输出端口Pout1、传输线W1、第四槽C4、连接柱H、第二槽C2、传输线W2和输出端口Pout2为从前至后依次间隔顺序设置;
传输线W1的一端连接输出端口Pout1,另一端开路,传输线W2的一端连接输出端口Pout2,另一端开路;
第五槽C5位于传输线W1的下方,第一槽C1位于传输线W2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超,未经孙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3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条精准拆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门式压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