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锡磷锌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3487.8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益民;王润霞;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9/04 | 分类号: | C22C9/04;C22C1/03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锡磷锌 铜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磷锌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元素:锡0.095~10.000%,锌10~22%,铝1~7%,铍0.05~0.20%,磷0.10~0.40%,镍0.3%,铜余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增加了金属铍,大大提高了合金强度;并且大幅度增加了金属锌的用量,降低了合金成本,传统的锌用量为0.05‑5%,本发明为锌10~22%;最大成本降低达19.36%;而且,本申请提供的锡磷锌铜合金性能优异,伸强度最高达到775.6MPa,伸长率达36.5%,硬度达到206HV。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锡磷锌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锡磷青铜合金具有强度高、弹性高、耐磨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等优秀品质,其带材和其他制品、零部件机构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有意的弹性和抗疲劳性能,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遍及现代科技宇航、航空、航海、电子、电讯、原子能、仪表、建筑、民用等众多领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领域的发展对此类材料的需求日趋增加。
与不断增加的需求形成明显反差的却是,铜资源的严重匮乏。现实数据显示铜资源开发速度不断加快,铜资源储量加速降低。与此同时,发掘的铜矿品位亦呈降低趋势,平均品位只有0.87。
查阅截止2017年2月已发表的文献资料,多项研究停留在2001年制定的国家推荐标准GB/T 5231-200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合金配方,少数研究引用其2012年修订版GB/T 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扩展补充部分内容,由于广义的锡磷青铜合金材料配方较为复杂,单项研究难以完成大量实验研究,现有文献包括专利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1)简单配方特点:所研究的成分量的变化呈同时增加或减少,或一个量增加一个量减少,方向单调,不能够较为全面覆盖研究的金属元素范围,偏废较大;(2)采用成分量的变化控制性能的研究不足,即不能在相同工艺下,通过改变成分的量来改变、影响或控制性能。(3)现有锡磷青铜合金的成本比本发明配方计算的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锡磷锌铜合金,减少铜元素的用量,降低成本,制备能够替代锡磷青铜合金的新型合金材料,在维持锡磷青铜合金正常物理性能基础上,研究复杂配方,即在研究范围内各种元素独立变化,发现复杂规律,通过调控配方满足用户对性能的不同要求的需求,不一味追求高性能,更现实地注重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锡磷锌铜合金的制备方法,根据元素含量比及产品性能设计,制备的产品性能优异、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锡磷锌铜合金,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元素:锡0.095~10.000%,锌10~22%,铝1~7%,铍0.05~0.20%,磷0.10~0.40%,镍0.3%,铜余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锡磷锌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精密熔炼炉中加入99.9%的电解铜片或铜锭,以10℃/min速率升温,升温至1085~1380℃,按照配方量再加入磷铜中间合金,加入完毕后,搅拌条件下保温5~15min;
2)配方量金属镍加热到1450~1500℃,搅拌条件下保温5~15min,维持熔融态;
3)将熔炼炉温度升至1500~1550℃,保温5~15min,将步骤3)制备的熔融态金属镍加入到熔炼炉中,搅拌条件下保温5~15min;
4)加入配方量金属铍片,体系降温至在1400~1500℃间,搅拌条件下保温5~15min;
5)再加入配方量的金属铝,在1400~1500℃间,搅拌条件下保温5~15min;
6)加入配方量的锌和锡,在1400~1500℃间,搅拌条件下保温5~15min。
7)倒入标样模具中,冷却到室温后,检测其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34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