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电梯层门形变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4837.2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8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贵;胡新;张昭;牛彦鹏;常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新乡分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王金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电梯 形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电梯层门形变量的方法,第一步骤是将电梯层门形变量测量机构运至待检测的电梯层门处;第二步骤是初步安装第二固定装置,第三步骤是将第二固定装置上下移动至预定的Y向顶压位置;第四步骤是安装电动推杆机构;第五步骤是在第二固定装置的上方或下方安装第一固定装置;第六步骤是将激光测距仪和电动推杆分别连接外置的PLC控制器,进行测量工作。本方法能够消除人工进行测量带来的误差的电梯层门形变量测量装置,不会因反作用力造成的形变而影响测量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层门形变量测量机构。
背景技术
为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电梯层门需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其中一个指标就是电梯层门在受压情况下的形变量指标。在受到相同压力时,电梯层门的形变量越小,意味着电梯层门越牢固、不易损坏。目前,在测量电梯层门的形变量时,需要在使用压力设备向电梯层门施加压力之后,由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测量设备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不能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操作人员手动测量必然会带来人工操作固有的误差。本申请的发明人研发了一种用来测量电梯层门形变量的装置及方法,测量设备和压力设备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最容易想到且方便连接),又会因压力设备在向层门施加压力时受到的反作用力而与压力设备一起向着背离电梯层门的方向发生一定微小的位移(原因是固定结构在反作用力下发生微小形变),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电梯层门形变量的方法,能够消除人工进行测量带来的误差,测量时无须在电梯层门处的地面设置支架,不会因反作用力造成的形变而影响测量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电梯层门形变量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电梯层门形变量测量机构来进行;电梯层门形变量测量机构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电动推杆机构和激光测距仪;以朝向电梯层门的方向为前向,并且以竖直方向为Y向,以垂直于待测电梯层门的方向为Z向,以平行于待测电梯层门的方向为X向;
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空心横梁,第一空心横梁内滑动插设有第一空心辅梁,第一空心辅梁伸出第一空心横梁的一端,第一空心辅梁的伸出端以及第一空心横梁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顶板;激光测距仪连接在第一空心横梁上;第一空心横梁上连接有第一卡箍,第一卡箍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顶丝,第一顶丝内端穿过第一空心横梁并与第一空心辅梁顶压配合,第一顶丝外端连接有作为转动手柄的第一圆板;
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空心横梁,第二空心横梁内滑动插设有第二空心辅梁,第二空心辅梁伸出第二空心横梁的一端,第二空心辅梁的伸出端以及第二空心横梁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L形顶紧装置;第二空心横梁上连接有第二卡箍,第二卡箍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顶丝,第二顶丝内端穿过第二空心横梁并与第二空心辅梁顶压配合,第二顶丝外端连接有作为转动手柄的第二圆板;
L形顶紧装置包括连接板、L型板和压接圆板,连接板的外侧面前部由前至后设有四排连接螺栓孔,每排连接螺栓孔至少设有两个;L型板前端的折弯部分形成用于勾压在电梯层门的门缝中的压紧板,L型板的后部穿设有两排连接螺栓,每排连接螺栓的数目与每排连接螺栓孔的数目相同,所述两排连接螺栓螺纹连接在连接板上的相邻两排连接螺栓孔内;
连接板的后部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套管;套管内螺纹连接有连接丝杆,连接丝杆螺纹连接在套管内,连接丝杆的一端伸出套管并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母,连接螺母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球状连接凸起;压接圆板上设有与球状连接凸起相适配的球状连接凹槽,球状连接凸起连接在球状连接凹槽内;
第二空心辅梁处的L形顶紧装置的套管滑动插设于第二空心辅梁内,第二空心横梁处的L形顶紧装置的套管滑动插设于第二空心横梁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新乡分院,未经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新乡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4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