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偏振分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5298.4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5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宋争勇;王武;柳清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28 | 分类号: | G02B27/28;G02B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离激元 纳米 结构 偏振 分束器 | ||
1.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由多层光学材料组成,依次为周期性阵列、中间介电层、薄膜;所述薄膜为金属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阵列采用金属银制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阵列的厚度为30nm,宽度为165nm,周期大小为20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介电层采用介电材料制备的平整均匀薄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介电层的厚度为3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厚度为25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52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的微加热装置
- 下一篇:大功率中频炉感应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