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魔芋愈伤组织直播快繁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5509.4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1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百忍;郭邦利;段龙飞;陈国爱;蔡阳光;张文慧;覃剑锋;刘次鹏;王宗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5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魔芋 组织 直播 技术 | ||
一种魔芋愈伤组织直播快繁技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诱导魔芋产生愈伤组织,然后将愈伤组织直接移栽到营养土中,温室大棚培养成苗,最终可生产出优质的魔芋种芋。相比传统的魔芋种芋繁育方法,繁殖系数由4‑6倍提高到70‑80倍,且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等病害发生率可控制在10%以内;而与传统的魔芋组培方法相比,愈伤组织直播成苗率高达91%以上,明显高于魔芋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此外,该技术还简化了传统魔芋组培繁琐的步骤,减少了室内培养时间,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魔芋愈伤组织直播快繁技术,属于农业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魔芋又名蒟蒻,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球茎内含有丰富的葡甘聚糖,为可溶性半纤维,具胶溶性、凝胶性、成膜性及复配性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工业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魔芋用途的不断发掘,其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然而魔芋繁殖系数低,加之软腐病和白绢病等病害导致魔芋大量减产,甚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种芋缺乏导致魔芋加工业原料不足,成为制约魔芋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具体如下:①魔芋繁殖系数低:主栽品种花魔芋的繁殖系数一般为4-6倍,一年只产生4-6个根状茎(种芋),种源不足直接影响魔芋种植面积的扩大。②魔芋种芋带病严重: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严重影响魔芋的生长发育,大田魔芋软腐病、白绢病发病率通常在30%以上,导致魔芋大量减产,甚至绝收。③魔芋种芋种性退化:目前,我国栽培种主要为花魔芋和白魔芋,而且多为地方群体农家种,品种性状参差不齐,加上长期的无性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品质降低、抗病性减弱。
利用细胞全能性开展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无性繁殖植株。然而,传统的魔芋组培快繁技术培养过程繁琐,包括愈伤诱导、不定芽分化、不定芽生根、组培苗炼苗、移栽等多个环节。从技术层面分析,多次的继代培养易产生性状的变异,且魔芋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较低。从经济效益层面分析,整个魔芋组培快繁的成本较高,主要体现在生产环节繁琐,生产周期较长。目前该技术在生产上尚未应用。因此,如何提高魔芋苗的成活率和降低组培的成本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诱导魔芋产生愈伤组织,然后将愈伤组织直接移栽到营养土中,温室大棚培养成苗。魔芋愈伤组织诱导仅需要30-40天,移栽后生长3-4个月可生产15-20g左右的优质种芋。相比传统的魔芋种芋繁育方法,繁殖系数由4-6倍提高到70-80倍,且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等病害发生率可控制在10%以内;而与传统的魔芋组培方法相比,愈伤组织直播成苗率高达91%以上,明显高于魔芋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此外,该方法简化了传统魔芋组培繁琐的步骤,缩短了室内培养时间,降低了成本。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魔芋愈伤组织直播快繁技术,具体步骤如下:
(1)魔芋愈伤组织的诱导:选择健康的、无病害魔芋种芋,用水清洗干净,晾干,进行消毒处理,将消毒处理好的魔芋球茎切成小块,接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时间为30天。
(2)魔芋愈伤组织的生根诱导:将上述愈伤组织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培养10天后进行移栽。
(3)魔芋愈伤组织直播成苗:将上述诱导处理的魔芋愈伤组织取出,用水洗掉残留的培养基,用72%的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进行喷施,晾晒后移栽到营养土中,大棚温室培养,出苗后追加复合微生物肥料,生长3-4月后,可生产出15-20g左右的优质种芋。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消毒处理过程为在密闭空间里,每立方用8ml甲醛配比5g高锰酸钾混合熏蒸20min,用75%酒精浸泡30s,0.1%升汞浸泡1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6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5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