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塑性铰转移的强震后快速施工桥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5541.2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葛继平;杨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塑性 转移 强震 快速 施工 桥墩 方法 | ||
1.一种基于塑性铰转移的强震后快速施工桥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1:预制墩柱,在墩底预埋定位圆钢及预留外露的纵筋,并在现场开挖墩台,拆除旧墩柱;
步骤S2:承台钻孔,待预制墩柱预埋的定位圆钢插入;
步骤S3:吊运预制墩柱,使其外露纵筋与承台外露纵筋通过套筒挤压连接;
步骤S4:在承台相应位置钻孔植筋,并绑扎箍筋;
步骤S5:复核无误后,浇筑套箍混凝土,使预制墩柱与承台成为一个整体;
步骤S6:进行土方回填,完成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塑性铰转移的强震后快速施工桥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旧墩柱在拆除过程中保留承台的外露纵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塑性铰转移的强震后快速施工桥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定位圆钢与墩底部的接触部分放置加厚定位圆孔塞,墩柱侧面做好中线和标高控制线标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塑性铰转移的强震后快速施工桥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承台顶面相应位置分别钻4个孔洞,孔洞内须灌注高强砂浆,待预制墩柱预留的定位圆钢插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塑性铰转移的强震后快速施工桥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套筒选用钢套筒,利用压钳沿径向压缩钢套筒,使之产生塑性变形,靠变形后的钢套筒与被连接的两纵筋紧密结合成一整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塑性铰转移的强震后快速施工桥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将定位圆钢插入上述承台的钻孔中,在其接触部位放置定位圆孔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塑性铰转移的强震后快速施工桥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预制墩柱的施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101:搭设墩身内模支架,铺设内模和底模及支架调节;
步骤S102:内模安装;
步骤S103:绑扎墩身钢筋笼;
步骤S104:外模分片安装;
步骤S105:钢筋、模板验收,浇筑墩身混凝土;
步骤S106:墩身混凝土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55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