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温型抗水侵凝胶水泥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5976.7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2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丽;李立昌;任强;马骏;刘泸萍;张雅静;黄建;郑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8F220/54;C08F220/56;C08F220/58;C08F220/06;C09K8/467;C04B24/16;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刘美甜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温 水侵 凝胶 水泥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温型抗水侵凝胶水泥浆,包括G级油井水泥、调节剂、缓凝剂、分散剂和填料;G级油井水泥和填料的质量比为1:0.6~1;以G级油井水泥和填料的质量和为基准,调节剂、缓凝剂、分散剂占其质量百分比为8~16%、0~2%和0~1%;调节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先将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散热后,加入单体,除氧后,加入引发剂,在50~65℃条件下反应3~4h,冷却至室温;其中,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酰胺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单体和丙烯酸单体的混合物。该水泥浆在高温下具有很好的抗水稀释能力,在水中不易分散,不易被地层水污染,可根据施工时间调节水泥浆稠化时间,封堵地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井工程、煤层气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温型抗水侵凝胶水泥浆。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在堵水调剖、层漏所用堵剂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有机堵剂的封堵浆体固结后强度不佳,抗温能力不够,有效期短;而强度大、封堵效果好的堵剂成本高,不适合大剂量封堵施工。2)无机堵剂中的石灰乳成本低,是国内最通用的技术,但石灰乳在水中易被水冲释,抗水侵能力差,反应时间不易控制,颗粒大易沉降井底,对储层伤害性较大;超细水泥存在波及体积小,施工安全不好保证的技术难点,不能有效地驻留在封堵层位,堵剂替至目的层后未凝固前就已漏失掉,造成堵浆注入量大,施工时间长。
在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地层中存在暗河、断层放空等情况,造成严重漏失。解决这种漏失问题,常规钻井液堵漏无效,水泥堵漏因易被稀释,也会发生堵漏失败。一旦堵漏失败,一是造成钻井复杂,二是有的暗河和当地水源相通,会造成污染引起环保事故。
在井下作业水泥打塞封堵目的层时,由于井下存在地层水、盐水层或已被污染水源,水泥浆在泵送过程中易被冲释、稀释,可能对水泥浆造成污染导致水泥浆长时间不凝固,需要进一步打二次塞,甚至打三次塞,增加施工周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温型抗水侵凝胶水泥浆,该耐温型抗水侵凝胶水泥浆在高温下具有很好的抗水稀释能力,在水中不易分散,不易被污染,可根据施工时间调节水泥浆稠化时间,封堵地层。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温型抗水侵凝胶水泥浆,包括G级油井水泥、调节剂、缓凝剂、分散剂和填料;
所述G级油井水泥和填料的质量比为1:0.6~1;
以所述G级油井水泥和填料的质量和为基准,所述调节剂、缓凝剂、分散剂占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8~16%、0.5~2%和0~1%。
进一步,所述填料为高炉矿渣、粉煤灰、微珠、坂土和增强剂PZW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调节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1)将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散热后,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
2)将单体溶解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除氧后,加入引发剂,在50~65℃条件下反应3~4h,冷却至室温,即得调节剂;
其中,所述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酰胺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单体和丙烯酸单体的混合物;
所述N,N二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占所述单体质量的50~60%;
所述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占所述单体质量的5~12%;
所述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单体的质量占所述单体质量的18~22%;
所述丙烯酸单体的质量占所述单体总质量的15~17%;
所述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单体质量的0.3~0.5%;优选,引发剂是氧化-还原体系:过硫酸钾-偏重亚硫酸钠(摩尔比为1:0.5~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59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