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容器主机兼容虚拟主机镜像文件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8228.4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1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16/16;G06F16/13;G06F9/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姜海荣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容器 主机 兼容 虚拟主机 文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容器主机兼容虚拟主机镜像文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第一运行指令将虚拟主机镜像文件映射为虚拟硬盘;利用第二运行指令将虚拟硬盘中的所有文件映射至宿主机的第一文件夹中,其中第一文件夹为宿主机的任一文件夹;从第一文件夹中获取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文件;利用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文件,启动容器主机。将虚拟主机镜像文件映射为虚拟硬盘,然后将虚拟硬盘中的所有文件映射至宿主机的第一文件夹中。将第一文件夹作为容器主机的根目录,从第一文件夹中获取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文件,并利用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文件,启动容器主机。而在这个过程中,容器主机已经可以兼容虚拟主机的镜像文件,并且启动后可以执行相应的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容器主机兼容虚拟主机镜像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容器主机和虚拟主机是云平台提供的两种实例。容器主机基于Linux Kernel提供的隔离技术;虚拟主机基于虚拟化技术,比如Linux KVM。由于实现机制不同,容器主机的镜像包含容器文件系统的所有文件,通常是文件压缩包的形式提供;而虚拟主机的镜像基于虚拟的硬盘设备,是硬盘的镜像文件,所以他们使用完全不同的存储格式和内容。
相比于虚拟主机,容器主机具有启动速度快、资源利用率高、性能开销小等特点。而且,因为容器主机不需要为每个应用程序分配单独的操作系统,实例规模更小、创建和迁移速度也更快。这意味相比于虚拟主机,单个操作系统能够承载更多的容器主机,更有利于业务的部署。
基于容器主机的上述优点,用户更希望将虚拟主机的业务迁移到容器主机里面进行处理。但是,在传统的使用方式中,由于容器主机和虚拟主机分别具有一套独立且互不兼容的镜像文件,从而导致虚拟主机的业务很难迁移至容器主机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容器主机兼容虚拟主机镜像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容器主机兼容虚拟主机镜像文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运行指令将虚拟主机镜像文件映射为虚拟硬盘;
利用第二运行指令将虚拟硬盘中的所有文件映射至宿主机的第一文件夹中,其中第一文件夹为宿主机的任一文件夹;
从第一文件夹中获取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文件;
利用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文件启动容器主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虚拟主机镜像文件映射为虚拟硬盘,然后将虚拟硬盘中的所有文件映射至宿主机的第一文件夹中。将第一文件夹作为容器主机的根目录,从第一文件夹中获取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文件,并利用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文件,启动容器主机。而在这个过程中,容器主机已经可以兼容虚拟主机的镜像文件,并且启动后可以执行相应的动作。
进一步,利用第二运行指令将虚拟硬盘中的所有文件映射至宿主机的第一文件夹之后,方法还包括:
将容器主机对应的业务数据文件映射至宿主机的第二文件夹;
根据第一文件夹中的文件和第二文件夹中的文件,创建联合文件系统;
从联合文件系统中获取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文件;
根据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文件,启动容器主机,其中第二文件夹为宿主机中除第一文件夹之外的任一文件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利用第二运行指令将虚拟硬盘中的所有那文件映射至宿主机的第一文件夹后,还可以将容器主机的业务数据映射为至宿主机的第二文件夹。并且,根据第一文件夹中的文件和第二文件夹中的文件,创建联合文件系统。进一步的从联合文件系统中获取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文件,并利用虚拟主机的操作系统文件启动容器主机。而容器主机使用联合文件系统,可以保证容器主机的性能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8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