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机协作的机器人感知与理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9518.0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0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杜广龙;张平;陈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机 协作 机器人 感知 理解 方法 | ||
1.基于人机协作的机器人感知与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视听模态感知的自然交互,包括三维手势数据获取和自然语言指令获取;
S2、目标描述和目标理解:通过操作者向机器人讲解环境使得机器人快速地了解环境,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目标识别;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1)目标描述
在目标描述中,操作者主要是辅助机器人对目标进行识别和理解;定义一个六元组Obj={种类,颜色,形状,纹理,尺寸,柔软性}对目标进行描述;机器人通过视觉对目标进行初步观察后对目标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包括目标的颜色、形状和纹理,机器人通过带有力觉反馈的末端接触目标,以了解其软硬程度;在机器人对目标的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在线地对机器人进行目标描述和讲解,以辅助机器人不断深入地了解目标,并做正确的决策;当机器人对目标做出模棱两可或错误的决策时,操作者辅助机器人或矫正机器人的错误决策;
2)目标理解
采取一个两阶段的方法来进行学习,首先,使用一个缩减的特征集来确定最佳候选集,然后,使用一个更大、更可靠的特征集来排列这些候选集;利用深度学习训练两个不同大小的网络,小的用于计算候选集,大的用于重新排列候选检测结果,从而避免复杂的手动调整特征值;
机器人视觉系统是用于获取外界视觉信息的工具,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类似于人类视觉信息处理的一种探索和模拟,机器视觉主要包括图像获取、预处理、分割、描述、识别和理解,其中理解是对环境的最高层次的认知行为,识别出当前目标物体的标记,与特征库或模板相匹配,对目标分类,为机器人的决策、行为控制以及人机交互提供依据;在图像描述方面,采用HOG特征描述符对图像中的特征进行描述,HOG算法首先将整幅图像分成设定数量的子图像,再将各个子图像按照设定的规则分割成细胞单元,然后采集细胞单元中各像素点的梯度方向直方图,计算各直方图在子图像中的密度,然后根据这个密度对子图像中的各个细胞单元做归一化处理;最后把这些直方图组合起来构成特征描述器;为了识别出目标的类型,对HOG特征进行概率G(t)建模,特征值N维向量x是目标类型,利用一个随机变量表示预测概率G(t)的大小;使用一个有两层S型隐藏单元h[1]和h[2]的深层网络,其中每一层分别有K1和K2单元,第一层隐藏单元的输出是第二层隐藏单元的输入,第二层隐藏单元输出的逻辑分类器预测其中x(t)为第t个样本,Θ为参数空间;两层隐藏单元有一系列由它的输入到输出的映射权值W[1]和W[2];通过深度学习更准确地对目标进行分类识别,从而达到在大量数据的支撑下进行快速地学习的效果;
在人机协作模式中,机器人借助于人类的经验知识对未知的物体进行识别,或者从识别错误中得到矫正,需要建立一个带标签数据的训练模型,以更新机器人的学习网络参数;在人类的协作下,一方面机器人通过人类的描述更好地了解未知物体的特征;另一方面,机器人通过人类的共享经验正确地认识物体;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是求出使识别精度最佳的参数Θ;将人类辅助过程中产生的输入数据作为一组特征值x及标签数据t=1,…,M,t为样本序号,M为样本总数;在最深层的学习工作中将使用两阶段学习方法;在第一阶段中,使用无监督特征学习方法来初始化隐藏层的权值W[1]和W[2],在训练前加权是避免过度拟合的关键;
S3、任务示教和学习:在任务示教过程中,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机器人能通过操作者的手势和语言感知操作者的意图;在机器人作业过程中,操作者可以始终保持在线教导机器人,以不断地修正机器人的决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95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真型智能教学机器人
- 下一篇: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快换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