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预杀菌式茶叶摇青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9933.6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4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云海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杀菌 茶叶 摇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预杀菌式茶叶摇青机。
背景技术
摇青是茶叶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摇青工序。通过对摇青的机械运动力和机械摩擦力进行不同组合试验,以探明摇青不同机械力对青叶理化变化及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运动力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协调茶汤呈味物质,具有内在效应;机械摩擦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具有外在效应;运动力与摩擦力二者应协调配合,才能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
茶叶摇青一般选用摇青机进行摇青,摇青机具有摇青效率高,茶叶摇青均匀以及降低人工成本等优点。现有的摇青机在使用时,一般要先对茶叶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然后才能进行摇青,以防影响茶叶的后续工序和品质,但是,这种消毒与摇青分开处理的方式大大的降低了制茶效率,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预杀菌式茶叶摇青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预杀菌式茶叶摇青机,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设有基座和两个支柱,两个支柱相互对称的设在基座的右侧,基座的顶端设有电机,两个支柱之间自上而下的设有横梁和转轴,转轴与支柱之间是转动连接,转轴的左端穿过支柱与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转轴上设有摇青竹筒笼,摇青竹筒笼的顶端设有进出料门,横梁上设有与摇青竹筒笼相对应的杀菌机体,杀菌机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杀菌机体内设有右进料通道和左进料通道,右进料通道和左进料通道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右进料通道与左进料通道顶端均与进料口贯通连接,右进料通道与左进料通道的底端出料口均与进出料门相对应设置,右进料通道靠近左进料通道的一侧设有右杀菌腔,右进料通道与右杀菌腔之间通过透明钢化玻璃板分隔,左进料通道靠近右进料通道的一侧设有左杀菌腔,左进料通道与左杀菌腔之间通过透明钢化玻璃板分隔,钢化玻璃板上设有若干挡柱,右杀菌腔和左杀菌腔内均设有灯座,灯座上均匀设有若干紫外线灯具,右进料通道和左进料通道的内腔顶壁均设有振动器。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有的挡柱呈无规则分布。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挡柱选用透明钢化玻璃制作。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一个立柱的侧端顶部设有开关系统,开关系统分别与电机、振动器以及所有的紫外线灯具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双进料通道和双杀菌腔结构设计,使得茶叶分散进入摇青竹筒笼内,使得能在独立的杀菌腔内分别进行充分的杀菌,提高杀菌效果,同时能有效的预防茶叶堵塞左、右进料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预杀菌式茶叶摇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柱,3-基座,4-电机,5-转轴,6-横梁,7-摇青竹筒笼,8-进出料门,9-杀菌机体,10-进料口,11-右进料通道,12-左进料通道,13-右杀菌腔,14-左杀菌腔,15-钢化玻璃板,16-振动器,17-挡柱,18-灯座,19-紫外线灯具,20-出料口,21-开关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云海,未经刘云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9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型井盖的起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有伸缩机构的货夹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