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艉轴油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0244.7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7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旭馨;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6;C10N30/12;C10N4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艉轴油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艉轴油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艉轴油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a)85~99份基础油;b)0.2~5份复合添加剂包ADDITIN M 93.001;c)0~2份磷酸盐;d)0~4份硫化植物油脂肪酸酯;e)0~1份琥珀酸半酯衍生物,可以用于船舶艉轴部位的润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艉轴油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艉轴又名尾轴,尾轴一端连接螺旋桨,另一端连接齿轮箱或者连轴节再与发动机相连,具有密封和润滑作用。目前,国内船艉轴油大多是以矿物油为主,在航海运营中,由于恶劣条件下,螺旋桨运行时产生的较大震动,以及运行环境中的泥沙和渔网等其他海损原因,不可避免的导致艉轴密封装置失效从而导致海水的渗入或油的泄露,由于矿物油具有生物降解性差、具有生物毒性等特点,因此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另外,美国环保署(EPA)最新发布的船舶通用许可证(Final 2013 VGP)于2013年 12月19日生效。根据条例规定,所有进入美国水域(沿海3海里)船舶在油水界面上必须使用环保润滑油。除非技术上不可行。这些油水界面包括但不限于(可调距桨、推进器液压油、减摇装置、舵承等机械装置,这其中就包括尾轴密封装置)。
我国对环保型船用艉轴油的研制工作开展比较晚,目前国内船用艉轴油多采用船用系统油,基础油大多是矿物油,复合添加剂的使用也没有考虑到可生物降解和生物毒性,国外大型润滑油公司Castrol、Man、Klueber 等均有自己的环保型艉轴油产品。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研制出本国的环保型船用艉轴油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艉轴油组合物。这种艉轴油组合物在具有良好极压抗磨性、防锈性、安全环保、水解稳定性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艉轴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艉轴油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
a)85~99份基础油;
b)0.2~5份复合添加剂包ADDITIN M 93.001;
c)0~2份磷酸盐;
d)0~4份硫化植物油脂肪酸酯;
e)0~1份琥珀酸半酯衍生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基础油的用量为95~99份,复合添加剂包的用量为0.5~3份,磷酸盐的用量为0.05~1.5份,硫化植物油脂肪酸酯的用量为0.2~3份,琥珀酸半酯衍生物的用量为0.01~0.1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础油为单酯、双酯、多元醇酯、复合多元醇酯、聚合油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和二聚酸酯中的至少两种。优选地,所述基础油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三羟基丙烷油酸酯、三羟基丙烷硬脂酸酯、新戊二醇油酸酯、新戊二醇硬脂酸酯和邻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两种。更优选地,所述基础油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与选自三羟基丙烷油酸酯、三羟基丙烷硬脂酸酯、新戊二醇油酸酯、新戊二醇硬脂酸酯和邻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与选自三羟基丙烷油酸酯、三羟基丙烷硬脂酸酯、新戊二醇油酸酯、新戊二醇硬脂酸酯和邻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的重量比为2.3~2.4。
上述技术方案中,基础油40℃运动黏度为40~200mm2/s。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艉轴油组合物的用途。所述的艉轴油组合物用于艉轴的润滑与密封。
本发明艉轴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单酯、双酯、多元醇酯、复合多元醇酯、聚合油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和二聚酸酯中的至少两种加热搅拌,恒温50~70℃下混合均匀得混合油A。向混合油A中加入复合添加剂包 ADDITIN M 93.001、硫化植物油脂肪酸酯、磷酸盐、琥珀酸半酯衍生物,恒温50~70℃条件下继续搅拌,制得混合油B。将混合油B室温下冷却,即得到清亮透明的艉轴油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02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