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电容的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0347.3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5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宏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4 | 分类号: | H01G2/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电容 固定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电容的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电容又称电容器,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和控制等方面。
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电力电子设备在各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而对电力电子元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而需要固定装置对在长期运行状态下的电容器进行固定,防止振动对器件及其连接的损坏。
例如中国发明CN 104916431 A中公开的一种电容的固定安装结构,该发明通过电容安装结构的技术方案,可使电容得到可靠安装,解决其抗震性能,弥补电容自身的固定缺陷,使电容高器件密度的实现,但是该发明中提出的技术方案只能对单一电容器进行固定,实现电容高密度,无法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容器,适用性较低,故而提出一种电子电容的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来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电容的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具备适用性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子电容固定装置只能对单一电容器进行固定,法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容器,适用性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适用性高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电容的固定装置,包括左立板,所述左立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卡板,卡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左立板的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横板,所述左立板的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上横板下方的下横板,下横板远离左立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上横板侧面的右立板,右立板远离左立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右立板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位于卡槽上下两端的限位腔,限位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往复弹簧,第一往复弹簧靠近卡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卡槽内的卡块,所述下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上横板顶部的电容器,所述上横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电容器相适配的通孔,通孔内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安装环,安装环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固定安装有拉绳,拉绳靠近通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通孔内的固定环,固定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通孔外部并延伸至空腔内的第二往复弹簧,所述拉绳远离固定环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上横板表面,且拉绳远离固定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下横板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垫,缓冲垫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棉纱絮垫层,棉纱絮垫层内等距离安装有数量不少于四个的缓冲弹簧,所述棉纱絮垫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下横板内腔底部的珍珠棉。
优选的,所述通孔呈等距离分布在上横板的内部,且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优选的,所述左立板与上横板和下横板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所述右立板与上横板和下横板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直径小于限位腔的直径,所述卡块的直径大于第一往复弹簧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卡板的直径小于卡槽的直径,所述卡块的直径小于凹槽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纱线絮垫层内的纱线相互垂直或倾斜交叉叠置,且纱线的空隙填充发泡聚乙烯。
优选的,所述拉绳与固定环和拉环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所述上横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拉绳相适配的通槽。
一种电子电容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方法:第一步拉动拉环,使得拉绳拉动固定环在通孔内上下移动,根据不同电容器的直径调节两个固定环之间的距离。
第二步将电容器放置在通孔内,并使电容器的底部与下横板的顶部接触。
第三步将拉环松开第二往复弹簧在拉绳拉动固定环在通孔内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会随之压缩,压缩之后第二往复弹簧恢复弹性形变的力会从上下两端同时向中间挤压,将电容器与固定环连接的更加紧密。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电容的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子电容的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通过设置固定环,拉动拉环,使得拉绳拉动固定环在通孔内上下移动,调节两个固定环之间的相对距离,方便对不同直径的电容器进行固定,提高固定装置的适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宏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宏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0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码垛机
- 下一篇:一种夹头、夹取装置及卸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