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30540.7 申请日: 2017-06-09
公开(公告)号: CN109020746A 公开(公告)日: 2018-12-18
发明(设计)人: 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 杨辉
主分类号: C05G3/04 分类号: C05G3/04;C05G3/00;C05F17/00;C05F17/02
代理公司: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代理人: 孙巍
地址: 410300 湖南省长***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机肥 制备 农业废弃物 发酵 改善土壤结构 有机营养元素 土壤污染 虫卵 二次污染 发酵过程 高度活性 人体健康 植物吸收 制备过程 病原体 有机质 呼吸膜 流体膜 益菌群 转化 病虫害 微生物 杀死 化肥 滥用 补充 缓解 覆盖 应用 保证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有机肥的采用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而且在制备过程中能高温杀死病原体和虫卵等,在发酵过程中,利用呼吸膜和流体膜覆盖发酵,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且能保证发酵所需的微生物的高度活性;而且加入各种有益菌群,能补充大量的有机营养元素和有机质,也能改善土壤结构,缓解化肥滥用造成的土壤污染,同时也能减少病虫害。而且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肥有利于植物吸收,对人体健康无害,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废弃物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农业废弃物也称农业垃圾,按其成分,主要包括植物纤维性废弃物和畜禽粪便两大类,是农业生产和再生产链环中资源投入与产出物质和能量的差额,是资源利用中产出的物质能量流失份额。

型畜牧场和以舍饲方式大规模饲养家禽家畜的场所都排放大量的粪便以及畜栏、禽舍的铺垫物,如果注意农牧业结合,就可成为一项重要的有机肥源;如果不加处理排入环境,就会污染环境。未经处理的粪便排入江河湖泊,会使水质污浊,生化需氧量(BOD)负荷增加,形成厌氧腐化或富营养化现象,威胁鱼类、贝类和藻类的生存;也会传染疾病,影响居民健康。如果灌溉用水受到农业废弃物的严重污染,会使水中的氨氮和蛋白氮含量过高,从而造成水稻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此外,还可能使地下蓄水层中有过量的硝酸盐,或者使周围环境孳生大量苍蝇和其他害虫。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上存在的过量和不能合理、适时、对症使用化学肥料,肥料利用率不高,带来了土壤板结、酸化、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大力发展化肥替代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促进化学肥料高效利用势在必行。

而且目前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一般都被当作废物,多以就地焚烧为主,污染大气环境,影响交通运输。后来,对秸秆的各种资源化利用方式不断涌现,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比如,收割作业时对水稻秸秆粗粉碎,就地翻耕入田,但往往半年后还没腐烂,影响作物生长;所以利用秸秆集中制作有机肥的技术就即为迫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的利用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农业废弃物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蔬菜残体、食用菌下脚料、杂草、树木枯枝烂叶粉粹;然后置于高温灭菌室在120~130℃高温下灭菌6~8h;

(2)向灭菌处理过的废弃物中加入米糠调节废弃物的碳氢比,然后置于通过工控机控制的调温、调湿、调风量的开式供风系统中,通过蒸汽喷注的方式向废弃物上喷洒水以调节废弃物的湿度;所述的加入米糠调节碳氢比是指调节碳氢比为35~38:1;所述的调节废弃物湿度是指将空气和灭菌水在高压的条件下通过蒸汽喷注的方式均匀的喷洒到废弃物上调节废弃物的含水量为70~80%;

(3)将废弃物的温度调节至60~65℃,然后加入微生物及发酵所需的辅料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池中,然后用呼吸膜和流体膜依次覆盖在表面发酵6~8天;所述微生物加入量为总料质量的0.5%,是由弯曲假单胞菌、巨大芽孢杆菌、嗜热芽孢菌、黑曲霉按6:4:3: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菌群;发酵所需的辅料占总料质量的21-24%,是由草炭、蛭石粉、草木灰按4:3: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所述呼吸膜是指由坚韧耐穿刺的聚己内酰胺或高密度聚乙烯七层共挤复合膜制成的乳白色薄膜,平均厚度不到1微米,具有很大的通透性,可充分满足发酵所需的气体交换量,而且能使活菌微生物长期保持其高度活性;所述的流体膜是指由复合植物材料形成的生物保护膜,起到生物隔离屏障作用;减少膜内物渗出,加快发酵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辉,未经杨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0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