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静压协同酶解制备枇杷花烟用香料的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1065.5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达;李赓;苏加坤;罗海涛;胡巍耀;何力;郭磊;罗娟敏;蔡继宝;罗凌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9/00 | 分类号: | C11B9/00;A24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压 协同 制备 枇杷 花烟用 香料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烟用香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高静压协同酶解技术制备枇杷花烟用香料的方法和应用。所述枇杷花烟用香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酶解处理,丙二醇、水复合提取,高静压法二次提取,过滤封装等步骤。本发明以热敏性底物(新鲜枇杷花)为原料,首先通过复合酶处理,然后采用丙二醇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枇杷花中脂溶性香气成分的获取;最后采用高静压法二次提取有效提高产品香气质量,并起到灭酶作用,免去了高温灭酶步骤,避免热敏性的花香成分损失和变质。将该发明制备得到的枇杷花烟用香料用于卷烟加料中,可显著提升卷烟香气丰富性,增加甜润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用香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静压协同酶解制备枇杷花烟用香料的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枇杷花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花,气味清香、微甘,含有多种维生素。据《本草纲目》记载,枇杷花具有“止渴下气、利肺、止吐逆、去焦热、润五脏”以及“治头风、鼻涕清涕”等功效。鉴于枇杷花具有润喉、润肺、化痰止咳、清火解热等功能,故多用于泡茶及中药炮制,但少见应用于卷烟香精香料制备。
高静压技术(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HHP),又称高压加工技术,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冷杀菌技术,该技术利用液体介质加压的物理方式达到灭菌、使酶失活、蛋白质变性的目的。由于高静压技术仅作用于食品成分的共价键,对非共价键没有影响,且处理温度温和,故优于传统的巴氏消毒法,普遍用于食品行业的灭菌消毒。鉴于高静压技术对物料在物理性能方面的作用特点,已有学者利用该技术在农产品、食品方面展开的研究,例如《一种利用高静压处理B型淀粉制备抗性淀粉的方法》,专利号201610067856.X;《一种高静压结合酶解法制备低敏性白果蛋白粉的方法》,专利号201610161399.0;《一种草莓清汁的非热加工方法》,专利号201010217124.7;但截止目前,高静压技术在烟用香精香料开发方面的应用较少,只见于美拉德反应合成香料的领域,如专利号201310270886.7《一种利用高静压制备美拉德反应型烟用香料的方法》,但是在烟用香料的有机提取领域,特别是在花香类热敏性烟用香料提取中的应用几乎没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静压协同酶解制备枇杷花烟用香料的方法和应用,通过本发明制得的枇杷花烟用香料,应用于卷烟加料中,可显著提升卷烟香气丰富性,增加甜润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静压协同酶解制备枇杷花烟用香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酶解处理:以枇杷花为底物,向底物中加入复合酶和水进行酶解;
(2)丙二醇、水复合提取:酶解处理完成后,加入丙二醇进行提取,提取过程中水浴保温;
(3)高静压法二次提取:将提取后的混合液放入密封袋中,将密封袋内抽真空后,并进行高静压处理;
(4)过滤封装:将高静压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抽滤获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山梨酸钾,即得枇杷花烟用香料。
进一步来说,上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预处理:将新鲜枇杷花洗净,切碎后备用;
(2)酶解处理:以切碎后的枇杷花为底物,向其中加入底物质量0.2%的复合酶,4倍底物质量的水进行酶解,控制酶解温度为40~60℃,酶解时间为1~6h;
(3)丙二醇、水复合提取:酶解处理完成后,加入2~6倍底物质量的丙二醇,振荡摇匀,50~65℃水浴2~4h;
(4)高静压法二次提取:将提取后的混合液放入密封的双层聚乙烯高温蒸煮袋中,抽真空后,于40~50℃条件下置于高静压设备中进行高静压处理20~30min;
(5)过滤封装:将高静压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抽滤获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滤液质量0.1~0.2%的山梨酸钾,封装即得枇杷花烟用香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1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