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尾气与焦炉尾气联合生产氨醇合成气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1237.9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4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皓;达娜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皓 |
主分类号: | C01B3/02 | 分类号: | C01B3/02;C01B3/12;C10K1/04;C10K1/00;C10K1/02;C10K1/20;C10K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74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尾气 焦炉 联合 生产 合成气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节能、环保领域,是一种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氨醇生产煤炭或天然气消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高炉生产过程产生的尾气,通常的做法是将高炉尾气用作直接燃料或间接燃料。
宁夏大地循环经济公司采用电石炉尾气联合煤造全水煤气生产氨醇合成气。
云南曲靖化学工业公司采用焦炉尾气联合炭黑尾气生产氨合成气。只公开炭黑尾气送入氨醇合成系统,未公开使用方法。
CN200910164318.2发明人杨皓公开了焦炉气联合高炉气生产氨合成气,只公开了焦炉气分离甲烷与C2+烃类再联合高炉气制合成气的工艺。
发明内容
将焦炉尾气送风机采用隔离腔密封方式,防止空气进入焦炉尾气,加压焦炉尾气历经冷却脱水、湿法脱除硫化物到100ppm以下、电场捕尘方式脱除气体中的固体杂质,加压到0.3~0.8MPa,变压吸附法脱除二氧化碳、甲烷与C2+气体,形成贫甲烷气与富甲烷气,富甲烷气外送做化工原料或继续提纯做LNG/CNG,贫甲烷气加压到0.8MPa以上,变压吸附法继续脱除一氧化碳形成贫一氧化碳气(浓度低于变换后脱碳气)与富一氧化碳气,富一氧化碳气送入高炉尾气气柜;将高炉尾气送风机采用隔离腔密封方式,防止空气进入高炉尾气,加压后高炉尾气历经冷却脱水、湿法脱除硫化物到50ppm以下、非电场捕尘方式脱除气体中的固体杂质,加压送到变换系统,再送入变压吸附脱碳装置脱除全部硫化物、不饱和烃类、C2+饱和烃类、苯及同类气体、甲烷、大部分二氧化碳(控制脱除比例)、部分氮气(脱除氮气的比例依据后工段合成氨装置的氢氮比要求),形成变换脱碳气和高二氧化碳气,高二氧化碳气送后处理装置,变换脱碳气与贫一氧化碳气体混合,形成含有氢气、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氨醇合成气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20000NM3/H(干基)焦炉尾气送风机采用隔离腔密封方式,防止空气进入焦炉尾气,加压焦炉尾气历经冷却脱水、湿法脱除硫化物到100ppm以下、电场捕尘方式脱除气体中的固体杂质,加压到0.3MPa,变压吸附法脱除二氧化碳、甲烷与C2+气体,形成1%甲烷浓度贫甲烷气与62%富甲烷气,富甲烷气外送做化工原料或继续提纯做LNG/CNG,贫甲烷气加压到0.8MPa,变压吸附法继续脱除一氧化碳形成贫1%浓度一氧化碳气与35%富一氧化碳气,富一氧化碳气送入高炉尾气气柜;将高炉尾气送风机采用隔离腔密封方式,防止空气进入高炉尾气,加压后高炉尾气历经冷却脱水、湿法脱除硫化物到50ppm以下、非电场捕尘方式脱除气体中的固体杂质,加压到0.8MPa,送到变换系统,变换气再送入变压吸附脱碳装置脱除全部硫化物、不饱和烃类、C2+饱和烃类、苯及同类气体、甲烷、大部分二氧化碳(控制脱除比例)、部分氮气(脱除氮气的比例依据后工段合成氨装置的氢氮比要求),形成变换脱碳气和高二氧化碳气,高二氧化碳气送后处理装置,变换脱碳气与贫一氧化碳气体混合,形成含有氢气、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0.75MPa氨醇合成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皓,未经杨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1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