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1838.X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0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曾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世峰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36/65;A61K36/8884;A61K36/8888;A61P25/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王俭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神经麻痹 治疗 无毒副作用 当归 茯苓 补气健脾 扶正祛邪 服用方便 活血化瘀 解痉止痛 天然中药 养阴润肺 益胃生津 重量配比 祛风散寒 独角莲 原料药 炙甘草 解毒 白术 赤芍 川芎 僵蚕 配伍 羌活 秦艽 全蝎 通络 熄风 泻火 祛风 制备 防风 细菌 病毒 标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秦艽6‑12份、防风6‑12份、羌活6‑12份、当归6‑12份、赤芍3‑9份、川芎3‑9份、白术3‑9份、炙甘草3‑9份、茯苓5‑15份、独角莲3‑9份、僵蚕3‑9份、全蝎2‑4份。本发明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选取12种天然中药配伍,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泻火解毒、养阴润肺、益胃生津、补气健脾、温肾助阳、祛风定惊、熄风通络、祛风散寒、解痉止痛、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对病毒和细菌有抑制作用,标本同治,对治疗面瘫效果好,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疗程较短、服用方便,成本低,有效率达8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
背景技术
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它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中医认为脏腑失衡、阴阳不调、气血失合,经络不疏是造成面神经麻痹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较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秦艽6-12份、防风6-12份、羌活6-12份、当归6-12份、赤芍3-9份、川芎3-9份、白术3-9份、炙甘草3-9份、茯苓5-15份、独角莲3-9份、 僵蚕3-9份、全蝎2-4份。
优选地,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秦艽9份、防风9份、羌活9份、当归9份、赤芍6份、川芎6份、白术6份、炙甘草6份、茯苓10份、独角莲6份、 僵蚕6份、全蝎3份。
所述的原料药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可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具体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入5-10倍原料药总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文火煮10-20分钟,过滤去渣,即得。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每次20 毫升,一般一周即有效果。
本发明药物也可制成丸剂、散剂或胶囊。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功效如下:
秦艽: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的功效。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效。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川芎:味苦、辛、微回甜,性温,归肝、胆、心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炙甘草:生甘,性平;炙甘,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益脾和胃、宁心安神、败毒抗癌的功效。
独角莲: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胃、肝经,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世峰,未经曾世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1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热痹痛风的中药敷料及其制剂和应用
- 下一篇:用于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