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程控式电流互感器全自动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2187.6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娜;覃剑;刘鹍;张福州;刘刚;黄嘉鹏;蒋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程控 电流 互感器 全自动 接线 装置 | ||
1.一种程控式电流互感器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辅助接线台、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升流器、全自动接线设备、控制单元、被测电流互感器,控制单元与辅助接线台、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升流器、全自动接线设备、被测电流互感器均连接,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升流器、全自动接线设备、被测电流互感器、控制单元与辅助接线台均连接;全自动接线设备对被测电流互感器、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及升流器进行自动接线;所述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与被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串联,控制单元将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与被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信号进行比较;所述升流器用于提供电流;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装置中继电器通断、继电器通断状态巡检、电流导体及接触点温度变化巡检、装置所处环境的温湿度监测;
所述全自动接线设备对被测电流互感器、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及升流器进行自动接线,具体为:
自动接线包括: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一次二次自动接线和被检电流互感器一次二次自动接线;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线端子Lb、L2、L3……L8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导电铜排Lb、L2、L3……L8,导电铜排Lb、L2、L3……L8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1,继电器常开触点2连接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公共导电铜排COM端,被检电流互感器一次侧Lb、Lb1、Lb2、Lb4及L2、L3……L10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1,常开触点2连接被检电流互感器公共导电铜排COM1;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极性端La、L1与被检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极性端La、L1通过导线连接,公共端COM和COM1分别接升流器输出端,形成一次回路,控制继电器的通断实现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和被检电流互感器一次侧自动接线;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和被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自动接线方法与一次侧接线方法相同;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公共端com引出至互感器校验仪T0端子,被检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公共端com1引出至电流负荷箱Z端,并经电流负荷箱另一端连接至互感器校验仪Tx端,实现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和被检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自动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控式电流互感器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接线台包括:一次接线部分、二次接线部分,一次接线部分将被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和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用导线分别固定在不同的导电铜排上,二次接线部分将被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和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连接到装置表面对应接线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控式电流互感器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变比为5~5000A/5A和5A/1A,准确等级为0.002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控式电流互感器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流器输出0至6000A电流供给标准双级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控式电流互感器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电流导体及接触点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热电阻传感器采集16个温控点的温度,经温度巡检仪将16通道温度值由RS232通讯传输给上位机,实施温度监测与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控式电流互感器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执行变比切换的继电器的开合状态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对相应动作的继电器开关量进行采集,显示对应状态,对错误动作进行告警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控式电流互感器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装置所处环境的温湿度监测,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当时当地的环境温湿度并通过RS232通讯传输给上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21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