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3528.1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7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英格兰;比利·哈格勒;史蒂夫·乔纳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凌众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3 | 代理人: | 于振强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冷却系统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驱动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电机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被及时排出,会降低电机的效率。对于工作环境要求高的电机,更需要及时散热。
现有电机虽已出现冷却套的冷却结构,但其只能对电机外围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电机冷却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冷却效果理想的电机。
为此,本发明设有主体组件、前盖组件和后盖组件,前盖组件、后盖组件与主体组件连接,主体组件内部安装有转子组件,转子组件中间设有转轴,主体组件设有定子,定子的外表面设有冷却套管,冷却套管的外表面设有外壳,外壳设有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冷却套管外表面设有凹槽,凹槽设有第一起点、第一终点,凹槽为Z字形或螺旋形。
优选地,第一起点、第一终点分别向外侧延伸,延伸的终点处设有螺纹通孔。
优选地,定子上靠近外圆周处设有周向分布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数量大于1,第一通孔设有铜管,铜管相互连接,形成连续通道;螺纹通孔设有公接头,公接头在冷却套管的内表面径向突出,连接起来的铜管与公接头连接,形成封闭回路。
优选地,第一起点、第一终点附近均设有开口,开口的轴线与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的轴线不同轴;定子的外表面设有Z字形凹槽,Z字形凹槽设有第二起点、第二终点,第二起点、第二终点与开口相对应。
优选地,定子设有呈径向分布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数量大于1,第二通孔内安装有绕组;冷却套管内表面与定子外表面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形成可供冷却液流动的空腔。
优选地,第一起点、第一终点分别向外侧延至与主轴线垂直的冷却套管的两个表面,这两个延伸凹槽分别是入口、出口;转轴设有始于背面的中心孔,中心孔内壁设有螺旋状凸起,中心孔的终点向内呈锥形,中心孔的终止处设有与主轴线垂直且贯穿转轴轴壁的通孔;后盖组件设有用于连通出口、中心孔的后盖通道,前盖组件设有用于连通入口、通孔的前盖通道。
优选地,凹槽向与主轴线垂直的冷却套管的前表面延伸出入口、出口两条分支,转轴设有始于背面的中心孔、斜孔,斜孔以中心孔为中心,呈周向分布;中心孔轴壁设有螺旋状内部凸起,在中心孔终止处设有贯穿转轴轴壁且与主轴线垂直的通孔,斜孔终止处设有垂直于主轴线的支路,支路始于斜孔终止处,终于转轴轴壁,转轴背面设有将中心孔与斜孔连通的小型圆柱形帽,前盖组件设有第一前盖通道、第二前盖通道,第一前盖通路用于连通入口、通孔,第二前盖通路用于连通出口、支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冷却流体在电机发热区域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循环,可以有效降低电机定子、转子、轴承、转轴以及转轴上所附其他部件上的温度,不仅能提高电机运行可靠性,还可以提高电机功率密度,降低电机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冷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Z字形凹槽冷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安装有铜管的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主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主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螺旋形凹槽冷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三Z字形凹槽冷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三定子叠片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三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三主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三螺旋形凹槽冷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安装有图16的主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四冷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四冷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四定子叠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四主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实施例五冷却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五后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实施例五后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实施例五前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实施例五转轴剖面图;
图27是实施例五转轴与后盖组件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凌众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凌众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3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聚类分析的换电站选址方法
- 下一篇:基于增强现实的线下交互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