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测井孔隙度数据开展储层对比和预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3615.7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张帆;范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10/04;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6105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测井 孔隙 度数 开展 对比 预测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油气地质勘探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测井孔隙度数据开展储层对比和预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气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中重要作用,油气一般深埋在地下,需要通过油气勘测技术对油气进行勘测,再通过油气开采,将油气开采出来以后才能进行油气使用。
目前油气勘探中采用的油气储层对比图绘制方法,均基于测井解释结果开展连层对比,其展示的储层对比图仅能反映储层在地层中分布的大致特征及走向,但对区域上优质储层的分布细节刻画有局限,且不能有效预测井间储层变化,在使用过程中给人们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测井孔隙度数据开展储层对比和预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测井孔隙度数据开展储层对比和预测系统,包括地层道、电测曲线道、海拔深度道、岩性道、测井解释孔隙度曲线道、测井解释的优质储层段和孔隙度颜色图标。
系统中包含的功能模块主要由绘制单井综合柱状图和绘制连井剖面图两部分组成,均为Gxplorer软件内所提供的功能模块。其中绘制单井柱状图是基础模块;而连井剖面图的绘制,必须由各个单井综合柱状图绘制好后,再导入绘制连井剖面图模块中才能实现。
基于上述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为:
S1、建立单井目的层段综合柱状图;首先确定储层对比所需的单井,先建立其中一口井目的层段的综合柱状图,自左向右依次建立地层道、电测曲线道、岩性道、测井解释孔隙度曲线道,然后将相关数据导入相应的数据道中,并按需设置相应数据范围;以该井为标准,建立其余各井综合柱状图;
S2、建立连井剖面;按所需剖面过井位置摆放各单井综合柱状图,并截取各井需对比的井段,按井口海拔标准对齐;
1)在设置连层属性界面中,曲线填充栏设置为孔隙度;
2)设置孔隙度范围色标,将孔隙度0%设置为绿色;将测井解释储层孔隙度下限2%设置为黄色,优质储层孔隙度标准及以上设置为红色;
S3、绘制储层对比图;
1)开展井间储层连层,开启Gxplorer软件中智能连层功能后,形成初始连层图件,然后用手动功能修改完善;
2)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利用各单井的测井孔隙度数据对井间区域的地层孔隙度进行差值计算,所得计算结果以图标上对应的颜色在图中显示,这些颜色联起来就代表井间储层的变化特征,其中色标中高孔隙度对应的颜色就表明这套储层中相对优质储层;
S4、设置图件成图所需比例,导出成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孔隙度范围为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容易,且可以不需要测井解释成果数据;
2、可清晰直观展现优质储层的分布及区间变化特征,有效提高勘探成功率。
3、实现了井间优质储层的预测,为井位目标的选择部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测井孔隙度数据开展储层对比和预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使用效果图。
图中:1-地层道;2-电测曲线道(GR道);3-海拔深度道;4-岩性道;5-测井解释孔隙度曲线道;6-测井解释的优质储层段;7-孔隙度颜色图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利用测井孔隙度数据开展储层对比和预测系统,包括地层道1、电测曲线道2、海拔深度道3、岩性道4、测井解释孔隙度曲线道5、测井解释的优质储层段6和孔隙度颜色图标7。
基于上述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为:
S1、建立单井目的层段综合柱状图;首先确定储层对比所需的单井,先建立其中一口井目的层段的综合柱状图,自左向右依次建立地层道1、电测曲线道2、岩性道4、测井解释孔隙度曲线道5,然后将相关数据导入相应的数据道中,并按需设置相应数据范围;以该井为标准,建立其余各井综合柱状图;
1)准备单井的地面大地坐标数据和目的层段的顶部与底部钻井深度数据;
2)准备单井目的层段数据:地层分层数据(TXT或excel格式)、有对应井深的岩性命名数据(TXT或excel格式)、测井数据(TXT格式)、测井解释孔隙度数据(TXT或excel格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3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不基于鼠标而激活链接的图形用户界面
- 下一篇:指纹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