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微纳米纤维三维壳聚糖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4315.0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汪学军;楼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20 | 分类号: | A61L27/20;A61L27/56;A61L2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纳米 纤维 三维 聚糖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微纳米纤维三维壳聚糖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它采用一定比例的乙酸、四氢呋喃和水的三元混合溶剂溶解壳聚糖,将筛分后的氯化钠颗粒平铺在容器中,倒入壳聚糖溶液,使之完全浸没氯化钠颗粒,置于低温冷冻成型,冻干样品再经碱洗、水洗、冷冻成型和冻干后可获得多孔微纳米纤维三维壳聚糖支架。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与传统的二元溶剂制备的壳聚糖支架相比,其典型特征是微观上呈现可控多孔和微纳米纤维的形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微纳米纤维三维壳聚糖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壳聚糖是由一种天然碱性多糖,与人体内硫酸软骨素的结构相似,具有抗菌消炎的特点。壳聚糖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利于细胞的增殖分化,因此在组织工程材料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在制备壳聚糖支架的工艺中,常用的溶剂是乙酸水溶液,由此制备的壳聚糖支架的微观结构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厚度的片状海绵(Biomaterials,1999; 20: 1133- 1142)。胡巧玲等人制备了三维有序多孔壳聚糖支架(CN101366972),可用于骨组织的修复。壳聚糖支架的缺点是其片状的微观结构不利于细胞的粘附及渗透,这限制了其作为可降解性组织工程支架的应用。研究表明具有纳米和微米纤维的微观结构则可以克服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之间的矛盾。目前静电纺丝法也可制备微纳米纤维,其优点是纤维直径可控制在一定范围,但静电纺丝法只能获得二维的薄膜,且制备时间长。传统的相分离法制备壳聚糖三维组织工程支架通常为片状蜂窝结构,其尺度通常在几十或数百微米。由于壳聚糖分子具有较强的分子间力,其溶解于酸后粘度较大,获得微纳米纤维结构需将壳聚糖的浓度变得很低,但这样制备的支架无力学强度,无法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另外,支架需要相互贯通的多孔结构,利于细胞的迁移以及营养物质的传送,单独的相分离法无法有效地控制孔的大小,相分离法结合致孔法则可以达到控制孔大小的目的,使得壳聚糖支架的综合性能更为优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设想是改变相分离制备方法中传统的水和乙酸组成的二元溶剂体系,加入一种有机溶剂与水和乙酸组成一种新型的三元溶剂,改变壳聚糖的分子间力,促使壳聚糖在冷冻的过程中形成微纳米纤维,另外结合致孔法可得到多孔微纳米纤维三维壳聚糖支架。
本发明中多孔微纳米纤维三维壳聚糖支架的制备具体如下所述。
(1) 配制乙酸、四氢呋喃和水的三元混合溶剂。
(2) 加入壳聚糖,电磁搅拌溶解24小时。
(3) 将筛分后的氯化钠颗粒均匀的平铺在容器中,倒入壳聚糖溶液,完全浸没氯化钠颗粒,置于低温冷冻成型。
(4) 冻干得到干燥样品。
(5) 将干燥样品浸没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去除残留的乙酸、四氢呋喃和氯化钠,再用大量蒸馏水洗净。
(6) 样品再经冷冻成型,冻干可得多孔微纳米纤维三维壳聚糖支架。
本发明制得的样品为白色泡沫状,其三维形状可通过在分样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容器和分样体积调节。微纳米纤维共存的微观结构赋予支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强度,可控的孔结构利于细胞的迁移和营养物质的输送。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支架成型性好。与传统的二元溶剂制备的壳聚糖支架相比,其典型特征是微观上呈现可控多孔和微纳米纤维的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现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4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