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纸尿裤的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4382.2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0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怡佳(福建)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9/02;B32B9/04;B32B27/02;B32B27/06;B32B33/00;B32B37/12;B32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魏忠晖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纸尿裤 抗菌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纸尿裤的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纺布制造领域。该用于纸尿裤的抗菌无纺布由三层结构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混合无纺布层,以芦荟汁为囊心物的微胶囊层,以及竹纤维层,层与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其中所述芦荟汁为直接从鲜叶中榨取的原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浸泡法和喷涂法,制得的无纺布具有持续有效的抗菌作用,同时又不影响其强韧度及透气性,还能起到保持皮肤干爽、滋润护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纸尿裤的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纸尿裤是一次性使用后即可抛弃的产品,相对于传统的尿布更方便卫生,越来越受到年轻父母的喜爱。纸尿裤一般以无纺布、卫生纸、绒毛浆、高分子吸水树脂、PE膜、橡皮筋等材料制成,其中表面材料为无纺布。这就要求用于纸尿裤的无纺布要有抗菌作用,因为宝宝尿液在温湿环境中,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而滋生细菌,细菌则会有侵害宝宝的可能,特别是女宝宝,因为女宝宝的阴道最敏感。
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无纺布,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将无纺布浸泡在抗菌液中以获得效果,或是如申请号为201510684799.5,名称“一种抗菌无纺布的制法、抗菌纸尿裤及用法”中提及的将抗菌液喷涂在无纺布上并烘干制得。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浸泡法制得的无纺布抗菌效果有限,且会降低无纺布的强韧度,影响后序可能进行的压花等操作;喷涂法会使无纺布的孔隙变小,从而影响其透气性。
故本发明旨在研究一种不同的方法来制备用于纸尿裤的抗菌无纺布,该方法制得的无纺布具有持续有效的抗菌作用,同时又不影响其强韧度及透气性,还能起到滋润护肤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纸尿裤的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无纺布具有持续有效的抗菌作用,同时又不影响其强韧度及透气性,还能起到滋润护肤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纸尿裤的抗菌无纺布,由三层结构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混合无纺布层,以芦荟汁为囊心物的微胶囊层,以及竹纤维层,层与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其中所述芦荟汁为直接从鲜叶中榨取的原汁。
进一步地,所述微胶囊层的胶囊直径小于20μm。
进一步地,所述芦荟为库拉索芦荟。
所述的用于纸尿裤的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丙烯原料切片烘干后送入螺杆挤出机,经熔融挤压、过滤后再经模头均匀分配从喷丝孔喷出形成初生纤维,初生纤维经气流冷却牵伸后,通过扩散风道均匀铺放在成网机网帘上,形成长丝纤网,经热压粘结得到聚丙烯无纺布层,再将聚乙烯熔融,喷涂到其上,得到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混合无纺布层;
2)从芦荟鲜叶中榨取芦荟汁,以芦荟汁为囊心物制备微胶囊;
3)将竹纤维铺成网,热压粘结得竹纤维层,其上均匀分散步骤2)制得的微胶囊,再覆盖上步骤1)制得的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混合无纺布层,通过热熔胶粘合,压实即得所述用于纸尿裤的抗菌无纺布。
进一步地,步骤2)中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得微胶囊。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竹纤维是经双氧水漂白、自然晒干所得,长度为10~25mm,等效直径0.1~1mm,含水量小于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制得的无纺布具有持续有效的抗菌作用,因为芦荟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以其为囊心物,通过复凝聚法制得缓释型微胶囊,利用其缓释作用和保护作用,从而使无纺布具有持续有效的抗菌作用,同时竹纤维也具有天然抗菌、抑菌的功能,更加强了无纺布的抗菌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怡佳(福建)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怡佳(福建)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4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