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硅锌复合材料及其电子方面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4925.0 | 申请日: | 2017-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6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郁海丰 |
主分类号: | H01L23/29 | 分类号: | H01L23/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碳硅 聚氯乙烯 电子封装材料 二氧化硅 碳化硅 碳化锌 氧化锌 重量份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硅锌复合材料及其电子方面用途,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化硅30‑40份、碳化锌30‑40份、二氧化硅15‑25份、氧化锌15‑25份、聚氯乙烯35‑55份。本发明提供的碳硅锌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可以用于制备成电子封装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硅锌复合材料及其电子方面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器件向高性能、轻量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微电子对封装材料提出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传统的封装材料包括硅基板、金属基板和陶瓷基板等。硅和陶瓷基板加工困难、成本高、热导率低;金属基板的热膨胀系数与微电子芯片不匹配,在使用过程中将产生热应力而翘曲。因此这些传统的封装材料很难满足封装基板的苛刻需求。新研发的散热基板材料有金属芯印刷电路板(MCPCB)、覆铜陶瓷板(DBC)和金属基低温烧结陶瓷基板(LTCM)。其中,金属芯印刷电路板热导率受到绝缘层的限制,热导率低,且不能实现板上封装;覆铜陶瓷板采用直接键合方式将陶瓷和金属键合在一起,提高了热导率,同时使得热膨胀系数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但金属和陶瓷的反应能力低,润湿性不好,使得键合难度高、界面结合强度低、易脱落;金属基低温烧结陶瓷基板对成型尺寸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也同样存在金属和陶瓷润湿性不好、易脱落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硅锌复合材料及其电子方面用途。
本发明通过下面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封装用碳硅锌复合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化硅30-40份、碳化锌30-40份、二氧化硅15-25份、氧化锌15-25份、聚氯乙烯35-55份。
优选地,所述的电子封装用碳硅锌复合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化硅35份、碳化锌35份、二氧化硅20份、氧化锌20份、聚氯乙烯45份。
优选地,所述的电子封装用碳硅锌复合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化硅30份、碳化锌30份、二氧化硅15份、氧化锌15份、聚氯乙烯35份。
优选地,所述的电子封装用碳硅锌复合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化硅40份、碳化锌40份、二氧化硅25份、氧化锌25份、聚氯乙烯55份。
本发明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碳硅锌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可以用于制备成电子封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实施例1
所述的电子封装用碳硅锌复合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化硅35份、碳化锌35份、二氧化硅20份、氧化锌20份、聚氯乙烯45份。
实施例2
所述的电子封装用碳硅锌复合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化硅30份、碳化锌30份、二氧化硅15份、氧化锌15份、聚氯乙烯35份。
实施例3
所述的电子封装用碳硅锌复合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化硅40份、碳化锌40份、二氧化硅25份、氧化锌25份、聚氯乙烯5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郁海丰,未经郁海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4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模块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铝硼电子封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