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行走驱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5025.8 | 申请日: | 2017-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裴文良;张树生;朱宇昌;李军伟;岑强;严海鹏;马铭洋;周明静;何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3/04 | 分类号: | B61C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2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巡检 机器人 行走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行走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就是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目前综合管廊的巡检工作为人工巡检,基于综合管廊内部的复杂环境,内部会存在有毒气体、氧气含量低,人工巡检难度大,不能实时对管廊进行巡检,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发现和扑救,有毒气体也会对人产生危害。
利用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可代替人工完成综合管廊设备的所有巡检作业。管廊巡检机器人系统采用自主或遥控的方式,在无人值守的综合管廊内对所有设备进行巡检,可以根据操作人员在基站的操作或预先设定的任务,通过携带各种传感器,完成综合管廊内设备的巡检和环境监测,真正起到减员增效的作用,同时可以避免由于有毒有害气体对巡检人员造成的危害。
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一般都是在固定的轨道上行走完成环境监测。由于管廊内地形复杂,机器人运行轨道存在转弯、上下坡等情况,为了使巡检机器人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平稳行走,需要有较好适应能力的行走机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行走驱动机构,本机构作为巡检机器人的行走载体,以工字型型材为导轨,具有小半径转弯和爬坡能力,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巡检任务,兼容性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行走驱动机构,由前导向机构(1)、左驱动机构(5)、驱动力压紧机构(6)、驱动电机(7)、右驱动机构(8)、后导向机构(9)、导轨(12)、主支撑部件(13)、销轴(14)、驱动轮(16)和压臂(17)组成。
所述前导向机构(1)包括:前上支撑轮(2)、后上支撑轮(24)、前下支撑轮(3)、垂直旋转轴(4)、横向旋转轴(10)、角接触轴承(23)、圆锥滚子轴承(18)、十字连接架(15)、后下支撑轮(11)、导向轮(19)、旋转支架(20)、导向架(21)和夹块(22)。横向旋转轴(10)通过圆锥滚子轴承(18)与十字连接架(15)固定连接,十字连接架(15)可沿横向旋转轴(10)轴向旋转。导向轮(19)与前上支撑轮(2)、后上支撑轮(24)固定在导向架(21)上。前下支撑轮(3)与后下支撑轮(11)通过夹块(22)固定在导向架(21)上;导向架(21)与旋转支架(20)固定连接。旋转支架(20)通过角接触轴承(23)、垂直旋转轴(4)与十字连接架(15)固定连接。
后导向机构(9)和前导向机构(1)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结构和连接方式。
驱动机构整体依靠前上支撑轮(2)、后上支撑轮(24)、前下支撑轮(3)、圆锥滚子轴承(18)和后下支撑轮(11)与导轨(12)固定,由于有前导向机构(1)和后导向机构(9)两组导向机构,所以前导向机构(1)的垂直旋转轴(4)和后导向机构(9)的垂直旋转轴(4)形成了固定的两点,将主支撑部件(13)水平固定。前导向机构(1)的垂直旋转轴(4)和后导向机构(9)的垂直旋转轴(4)依靠两组角接触轴承(23)固定,可沿横向旋转轴(10)垂直方向旋转。前上支撑轮(2)、后上支撑轮(24)、前下支撑轮(3)、后下支撑轮(11)和导向轮(19)既起到驱动机构与导轨(12)的支撑作用,又在爬坡时起到导向作用。
左驱动机构(5)和右驱动机构(8)分别为独立的电机和减速器驱动,保证机器人行走时提供足够的动力,尤其是在水平转弯时两个驱动轮(16)会有速度差,两个驱动轮(16)有各自独立的电机、减速器,确保行走稳定、可靠。当一侧驱动轮(16)打滑时,另一侧驱动轮(16)可提供驱动力。驱动力压紧机构(6)与主支撑部件(13)通过螺母连接可保证驱动轮(16)与工字型导轨(12)的接触面积和压紧力,以提供摩擦力。压臂(17)一端由销轴(14)固定在主支撑部件(13),可自由旋转,另一端由驱动力压紧机构(6)压紧。
前导向机构(1)与后导向机构(9)共同作用,通过垂直旋转轴(4)、圆锥滚子轴承(18)与主支撑部件(13)的固定连接,通过前上支撑轮(2)、后上支撑轮(24)可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旋转,来适应水平转弯和垂直方向爬坡。
前导向机构(1)、后导向机构(9)与主支撑部件(13)通过横向旋转轴(10)、圆锥滚子轴承(18)柔性连接,在机构行走过程中适应轨道转弯处的不同转弯半径和爬坡时轨道的不同坡度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5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潜水斜流泵
- 下一篇:一种电动工作水泵用超低比转数水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