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电子设备以及该移动电子设备中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7071.1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潘景良;陈灼;李腾;陈嘉宏;高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炬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城南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电子设备 图像信息 深度距离 无线信号收发器 摄像头 地连接 可通信 处理器 距离信息 选定信息 运动模块 运动信息 摄像头采集 信息提供 信息选定 | ||
第一移动电子设备包括摄像头、无线信号收发器、处理器以及运动模块。其中该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和该图像信息的深度距离信息;该无线信号收发器可通信地连接至该摄像头,将该图像信息和该深度距离信息提供给第二移动电子设备,以及接收来自该第二移动电子设备的对目标的选定信息和跟随距离信息,其中该第二移动电子设备基于所接收的图像信息和深度距离信息选定该目标;该处理器可通信地连接至该无线信号收发器和该摄像头,基于该选定信息、该跟随距离信息、该图像信息和该深度距离信息,为该第一移动电子设备计算基于该目标的运动信息;以及该运动模块可通信地连接至该处理器,根据该运动信息,跟随该目标进行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可移动的机器人或其它电子设备使用寻迹传感器、红外线或超声波等方式扫描所在空间的二维或三维地图,通过自主定位和移动或者碰撞反弹变向随机行走,同时执行其它预设的功能。操作方式以用户通过遥控器或基站远程控制等发出指令来实现。
传统的移动机器人或电子设备因为制图和定位技术不成熟或不精确,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完全判断地面和空间的复杂状况,容易出现失去位置与方向的情况,当地面不平整、有台阶或高低落差、地面有杂物等时,机器人会卡死、失去坐标、无法回充。某些机型由于不具备定位能力,只能通过碰撞反弹的物理原理来变向,甚至会造成家居用品或者机器人自身损坏甚至人身伤害、对用户造成干扰等问题。因为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足以真正判断地面和空间状况,导致在移动过程中会重复行走路线,反复侦测环境,由此电量和时间都浪费在诸多无用功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系统,例如机器人系统旨在与用户合作进行工作,机器人系统通过跟随目标,例如用户,确定任务区域,在机器人抵达任务区域的起始点后,在该任务区内按照规定的模式进行运动。由此解决了机器人无法判断地面情况、所处位置和最佳移动路线的问题。以人眼代替机器人的寻迹传感器,以人脑的规划代替机器人的算法;以机器人的重复劳动取代人的劳动,节省机器人智能研发和设备的成本以及投资在扫地吸尘机构上的成本。将人的优势与机器人的优势强强联合,弥补现有扫地机器人的各种弱点,同时将用户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实施例中所述的机器人系统人机互动,无需绘制地图,可以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同时减轻用户的工作负荷,用人的智能弥补了机器人本身的技术局限。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移动电子设备包括摄像头、无线信号收发器、处理器以及运动模块,其中所述摄像头配置为采集图像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的深度距离信息;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可通信地连接至所述摄像头,配置为将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深度距离信息提供给第二移动电子设备,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移动电子设备的对目标的选定信息和跟随距离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电子设备基于所接收的图像信息和深度距离信息选定所述目标;所述处理器可通信地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配置为基于所述选定信息、所述跟随距离信息、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深度距离信息,为所述第一移动电子设备计算基于所述目标的运动信息;以及所述运动模块可通信地连接至所述处理器,配置为根据所述运动信息,跟随所述目标进行运动。
可选地或附加地,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还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移动电子设备的任务信息,所述任务信息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移动电子设备到达任务区的起始点;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为所述第一移动电子设备设置包括所述起始点的位置信息的运动信息;以及所述运动模块还配置为根据所述运动信息,跟随所述目标到达所述任务区起始点。
可选地或附加地,第一移动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可通信地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起始点信息和到达所述起始点的路径信息;所述运动模块还配置为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器内的所述起点信息和所述路径信息,到达所述任务区起始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炬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炬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7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