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矿井内便携采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8651.2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2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代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亚联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7/00 | 分类号: | B25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矿井 便携 采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矿井内便携采矿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常见工具,一般为木质的长把儿,铁质的头部,整个呈T型,形似鹤嘴锄,一头尖,另一头呈扁平铲状。用途广泛,大型的可用来敲开、破坏硬质地面(如水泥地面,冰面等),小型的可作为随身工具,一般用于户外活动。
铁镐是采矿经常使用到的用具,一般矿工携带都是利用矿车输送,但是在矿车到不了的地方就需要人员输送,一般矿工都采用肩抗的形式,这种形式非常累,而带动肩带的铁镐在使用时需要将肩带拆卸,因此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矿井内便携采矿装置,包括铁镐,所述铁镐主要由镐头以及镐把手构成,镐头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插孔,且镐把手的前端固定插接在镐头的插孔内;所述镐把手的后端部焊接有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主要由圆管构成,所述圆管的前端部采用焊接的形式与镐把手的后端部焊接连接,且圆管的后端部开口,且圆管的后端部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圆管的内部前端以及端盖的内侧位置均采用螺丝固定安装有轴座,且两个轴座之间活动插接有转轴,转轴的前后端分别活动插在对应轴座的轴承内,因此整个转轴在两个轴座的支撑作用下可以实现非常轻松的转动;所述转轴与圆管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且转轴与圆管的中轴线共线;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多个卷簧,且卷簧的另一端与圆管的内壁之间固定钩接;因此整个转轴在转动时,整个卷簧收到拉伸或者收缩,此时在卷簧本身的回弹力作用下,转轴可以实现回转;所述转轴上缠绕有扁带,扁带的一端与转轴固定绑接,扁带的另一端从圆管上的线孔穿出,且扁带位于圆管外侧的一端固定绑接有钩扣;所述镐把手的前端位置焊接有圆环,此时将扁带从圆管内扯出,然后将钩扣挂在圆环上,此时使用者便可将整体背在身上,从而使得整体非常容易携带,即使背负多个铁镐,也不会出现背负困难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管的外部套接有橡胶护套,利用橡胶护套实现对圆管的外部包覆,从而减小对手掌的摩擦损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扁带优选选用帆布材质制成,整体更加耐磨,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镐把手采用铁质材质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簧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整个转轴在转动时,整个卷簧收到拉伸或者收缩,此时在卷簧本身的回弹力作用下,转轴可以实现回转,转轴上缠绕有扁带,扁带的一端与转轴固定绑接,扁带的另一端从圆管上的线孔穿出,且扁带位于圆管外侧的一端固定绑接有钩扣;镐把手的前端位置焊接有圆环,此时将扁带从圆管内扯出,然后将钩扣挂在圆环上,此时使用者便可将整体背在身上,从而使得整体非常容易携带,即使背负多个铁镐,也不会出现背负困难的情况。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镐头、2-镐把手、3-圆环、4-收纳装置、5-橡胶护套、6-钩扣、7-圆管、8-端盖、9-轴座、10-转轴、11-卷簧、12-线孔、13-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亚联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亚联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