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e-Al-Ta复合材料的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定向凝固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8831.0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4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崔春娟;任驰强;问亚岗;王珮;王松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52 | 分类号: | C30B29/52;C30B21/04;C30B28/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e al ta 复合材料 电子束 悬浮 区域 熔炼 定向 凝固 制备 方法 | ||
一种Fe‑Al‑Ta复合材料的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定向凝固制备方法,在Fe‑Al间金属化合物中加入微量的具有强延展性的难熔金属Ta,配制共晶合金或者非共晶合金,通过共晶反应获得Fe(Al,Ta)/Fe2Ta(Al)共晶复合材料或者Fe‑Al‑Ta非共晶复合材料,其中的Laves相Fe2Ta(Al)具有六方C14结构(熔点>1700℃),在温度高于1000℃时有很高的强度,基体相Fe(Al,Ta)与Laves相Fe2Ta(Al)从熔体中同时共生复合,从而改善材料的脆性并提高材料强度,本发明不仅为Laves相合金成分设计和新型高温结构材料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拓展电子束区熔定向凝固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脆性的改善,特别涉及一种Fe-Al-Ta复合材料的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定向凝固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间化合物除了金属键外,还有一部分共价键,兼有金属的较好塑性和陶瓷的良好高温强度,是一类极具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Fe-Al金属间化合物(Fe3Al、FeAl、FeAl2、Fe2Al5及FeAl3)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原材料采用Fe和Al两种基本的自然元素,价格低廉;另外Fe-Al间金属化合物具有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原子间的结合既有金属键,又有共价键和离子键,独特的多键态结构决定了其特殊的性能:具有较低的密度、抗氧化性优于不锈钢、耐热腐蚀优于镍基合金、较高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耐高温腐蚀磨损、高电阻等。然而,该材料的拉伸延伸率只有2%-3%,远低于不锈钢、耐热钢等常用高温结构材料,并且可加工性能差,阻碍了其作为高温结构材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
布里奇曼法(Bridgman)是一种常见的晶体生长法,Bridgman法具有技术成熟、结晶过程稳的特点,但是Bridgman技术的凝固速率为2-15cm/h,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凝固组织无法进一步细化;Bridgman技术的温度梯度也较低,约为45K/cm,较低的温度梯度也严重制约了组织控制和性能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e-Al-Ta复合材料的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定向凝固制备方法,通过提高定向凝固固液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使其在较宽的凝固速率范围内保持平界面,从而获得组织细化、定向效果好且性能优异的共晶自生复合材料。具体地,针对Fe-Al间金属化合物的脆性改善技术相对比较滞后的问题,通过添加微量的Ta元素,采用高温度梯度的电子束区熔定向凝固技术,控制凝固过程,制取组织超细化、相均匀分布、取向精度高的有序Laves相Fe2Ta(Al)强化的Fe(Al,Ta)/Fe2Ta(Al)复合材料,从而使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有效克服了Fe-Al间金属化合物的性能缺陷和制备方法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Fe-Al-Ta复合材料的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定向凝固制备方法,在Fe-Al间金属化合物中加入微量的具有强延展性的难熔金属Ta(7at.%~9at.%),配制共晶合金或者非共晶合金,通过共晶反应获得Fe(Al,Ta)/Fe2Ta(Al)共晶复合材料或者Fe-Al-Ta非共晶复合材料,其中的Laves相Fe2Ta(Al)具有六方C14结构(熔点>1700℃),在温度高于1000℃时有很高的强度,基体相Fe(Al,Ta)与Laves相Fe2Ta(Al)从熔体中同时共生复合,从而改善材料的脆性并提高材料强度。
上述的Fe(Al,Ta)/Fe2Ta(Al)共晶复合材料或者Fe-Al-Ta非共晶复合材料均属于本发明目标产物Fe-Al-Ta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碳化硅单晶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强蓝宝石手机盖板强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