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油器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8990.0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1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显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戴尔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1 | 分类号: | B01D29/31;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油器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液压伺服马达系统精密零部件中的一种滤油器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伺服马达系统是工程上常用的伺服控制系统,它具有响应速度快、功率/重量比大、负载刚性高、性价比高等特点,能实现高精度、高速度和大功率的控制。因此,液压伺服马达系统在航空航天、冶金、船舶、机床、动力设备和煤矿机械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滤油器是液压伺服马达系统中关键零部件之一。
目前通常液压伺服马达系统中的滤油器部件,结构比较复杂,并且通常在安装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安装精度以及零部件之间的密封性,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安装过程比较复杂;另外传统的滤油器过滤效果不好,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出现堵油现象,影响使用寿命,并且造成液压马达系统的工作故障,造成大量的维修成本。
在液压伺服马达系统中,滤油器对形状及精度要求非常高,尺寸精度通常需要达到0.05mm~0.001mm,并且为了满足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及安装,通常对整体的外观要求也比较高;目前就一般通常采用的加工工艺而言,很难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就算满足了上述的要求,也会造成相当高的废品率,浪费了大量的加工成本,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形象;而且加工成本高、加工效率低,极大地阻碍了大规模、批量性的生产。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滤油器,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优点,并且所述的滤油器加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稳定性,同时也改善了生产过程中废品率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油器及其加工方法,包括螺纹连接部和滤油部;所述螺纹连接部和滤油部一体加工成型;所述螺纹连接部外侧设有螺纹;所述螺纹连接部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矩形避让缺口;所述滤油部呈“圆锥”状,且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滤油孔。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滤油部上一体设置螺纹连接部,方便安装,并且简化了加工过程,缩短了加工周期;同时,滤油部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滤油孔,能够有效地进行过滤,并且工作效率高,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滤油器,所述的滤油部的锥角度数为13.5°~14.5°,壁厚为0.44mm~0.46mm。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滤油器,所述的螺纹的公称直径为10mm,螺距为1mm。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滤油器,所述的螺纹连接部的长度为4.4mm~4.5mm。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滤油器,所述的滤油孔的直径为0.2mm~0.26mm。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滤油器,所述的滤油孔之间的孔距为0.32mm~0.52mm。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滤油器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CNC车加工毛坯:选取原材料,然后采用CNC车床一体加工螺纹连接部和滤油部;
2)、抛光:将CNC车加工后的毛坯件利用抛光机去除螺纹连接部孔口及螺纹段的毛刺和车刀纹;
3)、打孔:利用激光器在圆锥形滤油部上打滤油孔,完成所述滤油器的加工。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滤油器及其加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滤油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滤油部上一体设置螺纹连接部,方便安装,并且简化了加工过程,缩短了加工周期;同时,滤油部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滤油孔,能够有效地进行过滤,并且工作效率高;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加工工艺,在满足产品要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稳定性,同时也改善了生产过程中废品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滤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纹连接部、2-滤油部、3-螺纹、4-避让缺口、5-滤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滤油器及其加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螺纹连接部1和滤油部2;所述螺纹连接部1和滤油部2一体加工成型;所述螺纹连接部1外侧设有螺纹3;所述螺纹连接部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矩形避让缺口4;所述滤油部2呈“圆锥”状,且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滤油孔5。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戴尔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戴尔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