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点驱动的VLSI阵列重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9764.4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3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兰;武继刚;姜文超;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92 | 分类号: | G06F30/392;G06F115/06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驱动 vlsi 阵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故障点驱动的VLSI阵列重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先找到整个阵列A的最左区域LA[C1,Cn],然后使用移位操作将最左区域里的每个故障处理器单元(Faulty Processing Element,FPE)移动至最左区域中最后一条物理列上,然后使用移位操作最左区域里的每个FPE移动至最左区域中最后一条物理列上,直至最后一个最左区域为止,即当前最左区域的右边界为Cn。本发明从极少数目的故障处理器及其所处的位置出发,仅仅通过对阵列中的这些少量故障处理器进行移位操作,使得阵列中的故障处理器尽可能地被移动至同一逻辑列,最大限度的保留使用原有的阵列布局,进而实现逻辑阵列的高效快速重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VLSI阵列重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快速的VLSI 阵列重构方法。
背景技术
网格拓扑结构因其结构简单、易于扩展、结构规整且易于实现广泛地应用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VLSI)系统和多核系统中。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成百上千的处理器单元(Processing Elements, PEs)能集成到一个单一芯片上。然而随着芯片集成密度的迅速增加,在制造和过程中PEs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这些故障处理器单元 (Faulty Processing Elements,FPEs)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于有FPEs的阵列,需要快速、有效的容错技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工作,几乎所有的重构算法均以访问所有可用的PEs为出发点,依据它们之间的电路开关功能实现逻辑阵列的构建。由于实际应用中出现故障的PEs个数极少,则可用的PEs的数目与原阵列大小近乎相同,通过访问所有可用的PEs重构阵列必然导致重构速度的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由阵列中的故障点驱动的高效快速的VLSI阵列重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为方便说明,对于一个m×n的物理阵列,我们用C1,C2,…,Cn表示物理阵列的列。对于任意ij且i,j∈{1,2,…,n},用A[Ci,Cj]表示边界为Ci和Cj的区域(包含边界Ci和Cj),即区域中每个PE都位于物理列Ci和Cj之间。同理,用A[Ci,Cj)表示边界为Ci和Cj的区域(包含边界Ci,但不包含边界 Cj)。假设ex,y表示某个物理行的从左至右的第二个FPE,则我们用sex',y'表示A[Ci,Cj]中所有ex,y中最左边的FPE,即y值最小。
定义1(最左区域LA)对于物理阵列H中的任意两条物理列Ci,Cj为边界,构成的区域A[Ci,Cj](ij,且i,j∈{1,2,…,n}):
1)当A[Ci,Cj]中的物理行Rk(k=1,2,…,m)至多只有1个故障PE时,则A[Ci,Cj)称为一个最左区域,即LA[Ci,Cj]=A[Ci,C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9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