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张拉伞状锚固端的锚固体系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0438.5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4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子琳;卞跃威;郭劲松;杨志豪;曾毅;倪艇;丁鹏飞;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17/0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2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拉 导向板 可移动 钢管 法兰盘 锚定板 锚固端 锚索 锚固体系 滑动 外围 法兰盘套装 基坑 边坡支护 建筑基坑 连接固定 稳定土层 稳定土体 抗拔力 锚索孔 限位板 边坡 锚固 深部 应用 | ||
1.一种基于张拉伞状锚固端的锚固体系,用于对土质边坡进行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体系至少包括张拉伞状锚固端及锚索,所述张拉伞状锚固端至少包括钢管、导向板、可移动法兰盘、锚定板和两块限位板,其中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可移动法兰盘套装在所述钢管的外围并可在所述钢管上滑动,所述锚定板呈倾斜向外状布置,其一端与所述可移动法兰盘铰接,其板体与所述导向板焊接固定,所述锚索的拉力大于所述导向板与锚定板之间的焊接点的极限承载力,两块所述限位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钢管的外围且分别用于对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可移动法兰盘进行限位,在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可移动法兰盘上分别开设有锚索孔,所述锚索通过所述锚索孔与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可移动法兰盘相连接固定,所述锚索的张拉可使所述可移动法兰盘沿所述钢管滑动并带动所述锚定板沿所述导向板外缘呈伞状向外围扩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张拉伞状锚固端的锚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土质边坡的外侧设置有挡土结构,所述锚索通过锚头锁紧,所述锚头通过腰梁与所述挡土结构相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张拉伞状锚固端的锚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管的底部外围固定设置有翼型钻进片,所述翼型钻进片以对称状均匀布置在所述钢管的底部外围。
4.一种涉及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张拉伞状锚固端的锚固体系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土质边坡进行支护,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张拉伞状锚固端中将张拉伞状锚固端与锚索固定连接;
钻机就位,同时将所述张拉伞状锚固端与钻杆相连接,将所述张拉伞状锚固端作为钻进端钻入土体直至设计深度;
在拔出所述钻杆前,拉紧所述锚索,使所述张拉伞状锚固端的导向板与锚定板之间的焊接点受力破坏,使可移动法兰盘沿钢管滑动并带动所述锚定板沿所述导向板的外缘向周边外围扩张并嵌入钻孔深部稳定土体;
通过反钻将所述钻杆与所述张拉伞状锚固端脱开,并拔出所述钻杆;
向钻孔内部注浆,待钻孔中浆液凝固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所述锚索进行张拉并施加预紧力,待预紧力达到设计值后,将所述锚索与锚头连接牢固形成锚固体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张拉伞状锚固端的锚固体系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张拉伞状锚固端与所述钻杆的钻进过程中,向所述钻杆内压力注浆,压力浆液通过所述张拉伞状锚固端的薄壁钢管的下端注入钻孔中,冲刷并置换钻进过程中形成的土体残渣,并在钻孔周围形成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张拉伞状锚固端的锚固体系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钻进结束后,拉紧所述锚索的拉力大于所述导向板与锚定板之间的焊接点的极限承载力,在所述锚索的拉紧过程中记录拉力和位移,当其位移接近于所述可移动法兰盘及其对应的限位板之间的长度时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04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