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打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1069.1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5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将;朱宏明;孙峰;陈帅;刘泓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科达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4 | 分类号: | B23B39/14;B23B47/20;B23Q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王宇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打孔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打孔器,包括载板以及与所述载板移动配合连接的移动架,所述载板底部设置有载座,所述载板中设置有前后互通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架包括与所述移动槽移动配合连接的底横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横板左端且与所述载板左端面移动配合连接的左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横板右端且与所述载板右端面移动配合连接的右竖板;本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钻头的前后位置通过第一电动机工作提供动力驱动,钻头的上下位置通过第二电动机工作提供动力驱动,从而保证建筑装饰板打孔的精度以及建筑装饰板打孔的效率,保证了打出的孔与孔之间间距的均匀性,操作十分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装饰板打孔的建筑打孔器。
背景技术
建筑装饰板是建筑装饰材料的一种,其应用广泛,建筑装饰板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打孔作业,才能满足现有的装饰装修的固定使用,现有的建筑装饰板的打孔主要靠人工手持小型钻孔机对建筑装饰板进行打孔作业,然而人工操作打孔效率低下,打出的孔精度底,且打孔操作较为困难,不适合大量连续性建筑装饰板的打孔作业使用,且人工打孔时产生的粉尘会四处飞扬,不仅污染空气,人体吸入后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打孔器,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建筑打孔器,包括载板以及与所述载板移动配合连接的移动架,所述载板底部设置有载座,所述载板中设置有前后互通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架包括与所述移动槽移动配合连接的底横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横板左端且与所述载板左端面移动配合连接的左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横板右端且与所述载板右端面移动配合连接的右竖板,以及连接所述左竖板顶端和所述右竖板顶端的顶横板,所述载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相对设置有挡立条,所述载板顶部中间设置有装饰板锁件,所述移动槽中呈左右分别相对设置有前后移动件,所述移动槽前后两端的进口处分别相对设置有防遮部件,所述左竖板右端和所述右竖板左端分别相对设置有上下移动件,两个所述上下移动件之间设置有钻头载梁,所述钻头载梁底部中间设置有钻头,所述钻头载梁中设置有与所述钻头连接的第三电动机,所述顶横板底端设置有用于收起所述钻头的钻头收腔,所述钻头载梁底部位于所述钻头右侧设置有吸尘头,所述顶横板顶部固定设置有通过输尘管与所述吸尘头连接的吸尘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载座的顶端面面积与所述载板的底端面面积相同,所述钻头载梁的高度与所述钻头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钻头收腔的高度,所述吸尘头向所述钻头一端斜倾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后移动件包括透过所述底横板且与所述底横板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转杆,所述第一螺转杆前端与所述移动槽的前厚壁可动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转杆后端与设置在所述移动槽的后厚壁中的第一电动机连接,所述底横板中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螺转杆透过的第一螺转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遮部件包括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移动槽前厚壁和后厚壁中的收腔一和收腔二,所述收腔一和收腔二中分别相对设置有能折起帘一和能折起帘二,所述能折起帘一的前端与所述收腔一的腔内壁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底横板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能折起帘二的前端与所述底横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收腔二的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能折起帘一的底部和顶部以及所述能折起帘二的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密合垫。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下移动件包括上下移动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上下移动槽中的第二螺转杆,所述第二螺转杆底端与所述上下移动槽的底厚壁可动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转杆顶端与设置在所述上下移动槽的顶厚壁中的第二电动机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槽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且与所述第二螺转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移动夹固块,所述移动夹固块中设置有供所述第二螺转杆透过的第二螺转孔,所述钻头收腔两端分别互通两个所述上下移动槽,两个所述移动夹固块用以可卸除地固定所述钻头载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科达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科达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1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